“妻子和兩個孩子都來了,有他們給我加油,渾身充滿力量!”
為生命續航廣宗朱鳳曉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2月14日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采集室里,血液在機采下不斷奔涌、回流……
經過約4個小時的采集,242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從朱鳳曉的血液里分離出來,它將給一位年輕的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瑞超
通訊員趙潔梁智曉文/圖
沒有什么比救人更重要,為完成捐獻他推遲返程計劃
當日8時30分,采集開始。血液從朱鳳曉的體內流進了無菌采集管,收集血液的袋子里開始流進朱鳳曉的血液,造血干細胞被分離……
朱鳳曉是個80后,廣宗縣人,常年在拉薩做生意。2019年5月份,在一次獻血活動中,朱鳳曉順手填寫了一張志愿單,加入中華骨髓庫志愿者的行列。讓朱鳳曉沒想到的是,自己不經意的舉動,竟然能為一個陌生人帶來重生的希望。
今年1月11日,得知初配成功后,朱鳳曉當即表示同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春節回鄉探親期間,他知道移植計劃確定后,毫不猶豫地退了機票,推遲了原定于2月9日的返程計劃。“沒有什么比救人更重要,”朱鳳曉說。
從來石家莊打動員劑到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妻子孫飛全程陪同在朱鳳曉身邊。孫飛細心照料,并不斷加油打氣。“妻子和兩個孩子都來了,有他們給我加油,渾身充滿力量!”
祝福遠方的年輕人,希望他早日康復
經過約4個小時的采集,242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從朱鳳曉的血液里分離出來。它將給一位年輕的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同時,朱鳳曉也成為本市第3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他很堅強、很勇敢,我和孩子們都為他感到驕傲。”妻子孫飛靦腆地說。在一旁的朱鳳曉卻說,妻子才是自己的榜樣。“她獻血比我早,獻血次數比我多,如果有需要,她一定也會勇敢站出來的。”
“很多人對造血干細胞捐獻存在誤解。”朱鳳曉說,他了解到造血干細胞的捐獻與獻血相比,只是時間更久、程序更復雜、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更高了而已。
得知受捐者是一位不滿18歲的男孩,朱鳳曉內心更受觸動。“祝福患者,希望男孩早日康復。同時,也號召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行列中,幫助更多人。”朱鳳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