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明明通訊員范素素)近日,寧晉縣張坤碩家庭農場里,十幾名工人穿梭在梨園間,施肥、灌溉。去年8月份,該農場建立了40畝的試驗基地,引進“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梨樹栽培技術,優果率可提高20%,預計每畝效益翻兩番。
“梨樹改棚架式栽培,可以讓梨樹由站立生長變成水平生長,樹體整體矮小平面化,便于管理,通過整形修剪,改短果枝、雞爪枝結果為長枝壯梢結果,讓每個梨都能受熱受光,吸收營養。”張坤碩農場張建西說,除了有棚架栽培新技術外,還在棚架上架設防鳥網,安裝水肥一體化設備,果實安全優質,梨樹下養了雞、鴨、鵝,通過一系列配套技術的應用,讓“雙臂順行式”棚架栽培模式充分發揮效益。
據了解,寧晉縣是梨產業種植大縣,現有梨樹種植面積9.3萬畝,傳統種植模式需要工人站在凳子上進行修剪、套袋、采摘,不但危險系數高,而且優果率低、人工成本高。2021年,該縣聯合省農林科學院、湖北果茶研究所,引進“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梨樹栽培技術。目前,該縣已經擁有超過100畝的雙臂順行種植新型模式梨園試驗基地。
“這種植模式特別適合新種植果園,三五年時間,梨樹樹形就會形成猶如兩條蜈蚣狀主干條,采摘梨果的時候一伸手就能夠到。”寧晉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縣將積極引進新技術、推廣新模式,促進水果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寧晉縣聚焦糧食、畜禽、食用菌、梨果等四大農業主導產業存在的問題,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深化,精準對接,每年培訓農民3.5萬人次,推進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