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情形交通事故傷者,無需支付足額搶救費用即可得到及時救治
全面推廣“先墊后核”為生命開通“綠色通道”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侯東杰通訊員 黃鵬 郭凡
20天重癥監護期間費用符合墊付范圍,最終同意墊付11.44余萬元。這是去年沙河一起交通事故后,傷者所得的搶救費墊付金額。記者從市交警支隊獲悉,今年,全市將全面推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墊后核”工作,為傷者開通綠色就醫通道。
●警醫開通綠色就醫通道
2月22日,市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法律監督室主任王訓忠詳細解讀了“先墊后核”工作。
他說,“先墊后核”是充分利用河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警醫聯動為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開通綠色就醫通道。交管部門在受理符合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墊付情形的交通事故后,將24小時內向醫院送達《搶救通知》《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通知書》,保障醫院搶救傷者后的權益。之后,醫院將先行墊付搶救費,并按規定對傷者進行搶救。
王訓忠說,“先墊后核”根本宗旨是讓符合條件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無需支付足額搶救費用即可得到及時救治。
●3種情形可申請“先墊后核”
王訓忠說,有下列3種情形之一時,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或者其親屬可以申請墊付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3種情形分別是: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
根據規定,救助基金一般墊付受害人自接受搶救之時起7日內的搶救費用,特殊情況下超過7日的搶救費用,由醫療機構書面說明理由。具體費用將按照規定的收費標準核算。
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或者其親屬提出申請后,交管部門和醫療等機構將按照程序上報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承辦單位。最終,符合墊付要求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將把墊付資金撥付到申請人賬戶,并根據相關規定對事故責任人啟動追償程序。
●全市已申請救助金額930余萬元
王訓忠說,“先墊后核”工作是邢臺交警創新工作思路、探索實施的一種傷者救治模式。
該工作自2021年5月份開展試點后,市公安局會同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民政局、市銀保監分局等聯合簽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快速發現、及時救援、有效救治、妥善救助“四位一體”聯動工作機制。
同時,市公安局與市衛健委聯合制定印發《關于加強警醫合作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緊急醫療救治工作的通知》,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緊急醫療救治網絡。其中,明確市縣兩級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定點醫院26家,并及時向社會公布各類“綠色通道”救援救治信息161條。
王訓忠說,目前全市“先墊后核”工作已累計救助成功案例129起,申請救助金額930余萬元,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全面推廣“先墊后核”
王訓忠介紹說,今年,全市將全面推廣“先墊后核”工作,擴大救助范圍,提升救助效率。
目前,全市23個交警大隊均已同本地醫院簽訂“先墊后核”協議。下一步,將繼續通過在醫院、事故科設置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宣傳展板、張貼宣傳海報等,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知曉率。
同時,將定期召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專項工作培訓會議。通過不斷的培訓、學習,進一步提升民警整體業務水平,讓事故民警把“先墊后核”工作宣傳貫穿事故處理全過程,有效保證救助基金使用效率。
王訓忠說,“交警事故部門還將定期與定點醫院座談,宣貫政策、釋法明理,確保醫院在收到《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通知書》后第一時間搶救傷者,讓這條綠色救助通道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