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牛城·日行一善 “微光力量”系列報道⑥ 學雷鋒志愿服務站
如果你渴了、累了,請進來坐坐!
行人口渴,這里有免費熱水;不小心刮破劃傷,這里有創可貼;遇到麻煩事兒,這里還有志愿者熱情幫忙……
這幾年,市區街頭、公園、公交車等場所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成為一道溫暖的風景線。站內“愛心裝備”給市民提供便利,站里志愿者的細心服務給不少市民“救了急”,正是他們彰顯了我們這座城市的溫度。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平通訊員 武新聘李成行文/圖
“特警藍”配“志愿紅”溫情更感人
2月25日,走進市公安特警支隊三大隊中院崗亭“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站內多面錦旗十分醒目,急救箱里創可貼、碘酒、酒精、速效救心丸等藥品齊全,站里還配備了雨傘、打氣筒、飲水機等便民愛民設施。
“這里的民警都很熱情、耐心,我來借打氣筒,他們主動給幫忙打氣。”負責附近環境衛生的環衛大姐說,他們經常在這里接水喝,突遇下雨,民警還給提供雨傘,非常便利。
前些天,一位老大爺在路邊突然暈倒,民警閆浩看到后立即撥打“120”。由于送醫及時,老大爺轉危為安,老人的孩子專門送來錦旗表示感謝;一個月前,民警在距離崗亭不遠的地方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大量現金和證件,他們通過多種途徑,最終聯系到失主,失主給崗亭送來錦旗。“每一面錦旗背后都有一個溫暖故事,這是在我們執勤之余,順手給大家提供的幫助,當事人感動,我們也很欣慰。”閆浩說。
“我們多付出一點,老百姓生活就更方便、幸福一些。”該大隊教導員姜金峰介紹,他們隊將“學雷鋒”活動常態化,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全體民警輪流進入服務站,在為市民提供預警宣傳、誠信宣傳、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務。
流動的“雷鋒服務站”溫暖著公交乘客
2月25日,公交車司機任洪恩駕車行至邢臺銀行站,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準備上車。“稍等,我來扶您。”任洪恩急忙解開安全帶從駕駛座走出將老人扶上車,并將老人攙扶到距離后門最近的座位上,讓乘客很是感動。
前兩天,任洪恩駕車到終點站清理車廂時,看到茶具和蜂蜜等被乘客遺留的物品。他查看錄像得知,這是一位從市三院站上車的乘客遺落在車上的。過了一天,這名乘客又乘坐該公交車,在他確認是失主后,便將物品歸還。“您真是太細心了,我都不知道這些東西忘到哪兒了!”乘客對任洪恩再三表示感謝。
在車廂駕駛室后方,有個學雷鋒便民服務臺,配備了針線包、藥品、口罩、塑料袋等物品,方便乘客使用。“這些東西太常用了,尤其是對我們這些帶孩子的人來說,針線、紙袋啥的,都用得著,真的很方便,也特別暖心。”乘客李女士說。
去年3月份,“河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任洪恩駕駛的4路公交車,被裝扮成“學雷鋒”主題宣傳車廂。當兵出身的任洪恩把嚴謹的軍人作風和滿腔熱情帶入到工作中。作為公交駕駛人的他,為乘客找回失物、公交車臨時變成“救護車”及時送發病乘客就醫等等,這樣的好事不勝枚舉。
公交一公司副經理侯志輝說,在任洪恩的影響下,4路公交車乃至整個公司的公交司機學雷鋒氛圍越來越濃厚。今年3月,該公司準備將4路線路打造成“學雷鋒”專線,讓4路的所有車輛都成為“流動的學雷鋒服務站”。
他們讓七里河更美麗更有溫度
2月26日19時許,一名9歲男孩來到七里河體育公園“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求助,稱自己跟父母走散,請志愿者幫忙聯系父母。看到孩子幾次想掉淚,志愿者周輝在安撫男孩的同時,通過廣播找到了同樣焦急的父母。
2月16日15時許,一位家長抱著哇哇大哭的孩子來到服務站求助。原來,孩子在玩耍時,不慎手指頭被劃破,周輝急忙取來碘伏給孩子傷口消毒,用創可貼包住。
在這個服務站內,配備了應急藥品、血壓儀、體溫計、創可貼、碘伏、輪椅等醫用必需品。在服務站,志愿者們為受傷的青少年處理傷口,為有需要的群眾縫補衣服,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接水,為和父母走失的孩子提供照顧,為哺乳期的媽媽們提供溫馨便利的場所。雖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也通過這些“小事”傳遞了溫暖,換來了認可的笑容。
一位志愿者介紹:“七里河的游客很多,飲水、存放物品、失物招領、咨詢介紹、文明勸導等構成了一天忙碌的工作。雖然很累,但是能幫助他人,很開心也很欣慰。”
該“學雷鋒志愿服務站”自2014年成立以來,便吸收了眾多青年志愿者。志愿者定期學習、培訓,服務模式已步入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并榮獲“邢臺市志愿服務示范社區(站點)”榮譽稱號,已成為七里河的一道亮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