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文靜通訊員楊嘉宋雙軍)近日,通過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電子投標保函系統,邢臺正豐道路工程建筑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耀輝足不出戶就為平鄉縣第四小學建設項目在線申請了電子保函來替代投標保證金,既沒占用資金還不用跑腿。
以往,該類項目投標需繳納50萬元投標保證金,而且至少往銀行跑兩三趟才能辦好。開完標1個多月后保證金才能退回來,企業資金占用壓力很大。長期以來,傳統的投標保證金收取,存在企業資金占用成本高、收退手續繁瑣、紙質保函真假難辨等問題,影響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活力。為此,市行政審批局積極探索以電子保函代替傳統投標保證金繳納模式,實現在線提交、在線查核。
“與傳統的投標保證金相比,電子保函具有無需抵押、無需反擔保、無需占用投標企業資金,且收退方便、全程留痕、便于監管等諸多優點,在推動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向全流程電子化、數字化升級發展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市行政審批局三級調研員張寶貴介紹說,我市自推廣使用電子保函以來,截至6月底,已累計為9034個市場主體、2424個項目開立電子投標保函9034筆,減少資金占用量10.3億元,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優化了營商環境、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讓企業切實享受到了改革的便利和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