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聚芬)“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在信都區西部山區的漿水鎮辦學兩年零三個月,培育出8700多名抗日將士,干部群眾魚水情深,發生在這里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9月27日,在抗大陳列館,信都區李村鎮宣傳委員李云芳向全區25個鄉鎮(街道)宣傳干部宣講抗大精神。
當天,信都區組織宣傳干部到抗大陳列館,“沉浸式”學習黨史和抗大精神,尋訪抗大紅色記憶,聽取并參與宣講,使抗大精神成為信都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帶動全區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學抗大、懂抗大、講抗大”活動。
上午9時,參加活動的全體干部在抗大陳列館前莊嚴肅立,參加升國旗奏唱國歌儀式,并面向黨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堅定有力的宣誓響徹廣場上空。重溫入黨誓詞后,抗大講解員引領大家參觀了《中國精神》展覽。
參加活動的宣傳干部一邊聆聽講解,一邊對照講解詞,熟悉抗大發展章節、專題劃分、場景內容展示、事件背景故事、路線圖展示等內容,梳理講解思路,為自己的講解積極準備著。
全區25個鄉鎮(街道)宣傳干部分成5組,從紅軍院校、抗大創建、總校東征、挺近漿水辦學、建立分校等抗大發展的不同時間段開展現場學習,在學深學透的基礎上,根據館藏紅色文物、圖片、分布圖等,依次講解抗大。大家置身其中,更深刻地領會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抗大精神內涵,在“沉浸式”宣講中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參加完“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太子井鄉宣傳委員畢建芳感慨地說:“這次‘沉浸式’學黨史活動是對我們宣傳干部的鞭策和激勵,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弘揚和傳承抗大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當好百姓的服務員,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幫助更多農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