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開啟“網格化+智能化”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巨好辦”平臺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本報訊(記者籍明泉通訊員劉彥良)日前,巨鹿縣張王疃鄉張毛莊村的網格員張建東在村中走訪時,收到“巨好辦”APP提示消息:該村村民張興家中水壓低,不能滿足日常用水。張建東立即趕到張興家中查看,并將現場進行了拍照,隨后通過“巨好辦”APP進行上報。
通過縣級中心進行大數據初篩后,張建東的上報信息移交至縣自來水公司。第二天,村民張興就接到自來水公司的回復,并指派技術人員盡快入戶維修。“這不今天就給修好了。有了‘巨好辦’,這有個大事小情的,村里鄉里都能很快給解決。”張興說。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巨鹿縣以黨建為引領,依托智慧巨鹿大數據中心和縣綜治中心,創建了“巨好辦”數字鄉村綜合管理平臺,構建起“下呼上應、整體聯動”的縣、鄉、村協同服務體系,開啟了“網格化+智能化”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居民通過簡便的手機操作將基層的大事小情及時反映到系統平臺,網格員隨時“接單”核實,鄉鎮會第一時間處理,屬于職權范圍外的向上級平臺反映。線上線下兩網一體,實現了轄內社情民意及時暢達、及時反饋,讓問題、隱患早發現、快解決。
“‘巨好辦’平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實現了居民反映的問題有人管、及時管、專人管——群眾吹響‘問題’哨,網格干部就會到。”巨鹿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尚鵬說,“該體系建立了‘事件上報、分類受理、響應指定、部門受理以及結果反饋’的閉環運行機制,打造了發現問題自下而上,解決問題由上而下的倒逼性的雙向對流機制,保障了問題辦結的時效和質效。”
今年以來,2800余名網格員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發現社會治理、村居環境、安全生產等方面問題、隱患、訴求和建議意見共計250577件,縣鄉辦結238875件,在辦2837件,辦結率95.33%,逐步形成“部門圍繞鄉鎮轉、鄉鎮圍繞社區村轉、社區村圍繞群眾轉”的工作格局。以“巨好辦”平臺為載體,巨鹿縣實現了對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和合理訴求愿望的快發現、快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