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鑫通訊員穆紅旭
干凈平整的路面、停放有序的車輛、賞心悅目的綠植、制作精美的公益廣告……城市處處煥發著生機與活力。今年以來,我市堅持從細小處著眼,精細化管理,不斷改善市容市貌,美化城市環境,市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大街小巷干凈整潔
整潔的街巷、干凈的地面、統一定制門頭的沿街商鋪……日前,記者行走在信都區邢化街,處處可見干凈整潔的環境。不久前,這條街巷還是另一番模樣。“路面坑洼不平,街道又臟又亂。”在附近錦繡中華小區居住多年的李景祥說。
今年以來,我市著力打造美麗街區、精品街道,深入推進“潔凈城市”建設。市區主、次、小街道分別落實“雙5、雙10、雙20”標準,實行“一掃全保”和水洗機掃保潔制度,并根據環保要求不斷灑水降塵,讓“潔凈”成為邢臺最靚麗的名片。
為了實現生活垃圾無害處理,我市堅持網格化管理、全閉環收運、無害化處理,市主城區900噸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還強化了路網和照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13條主要道路、16個路口渠化、295公里水熱氣老舊管網,消滅20余條“無燈路”,打造了萬峰大酒店、廣電中心、蓮池大街和龍泉大街上垮橋等城市夜景“新地標”。
“門前五包”人人受益
“做生意就得保持門店外干凈衛生,如果到處臟乎乎的,顧客不管購物還是就餐,都不愿意來。”近日,在順德路一家水果專賣店里,店員劉萌一大早便趕到店鋪,對店外人行道進行清掃。
今年以來,市城管部門對“門前五包”責任書進行了修訂“升級”,按照一戶一檔的原則,與逐戶重新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新增了“市民文明公約”,并增加了商家電話、身份證號等信息,便于登記管理。
“在簽訂過程中,執法人員與商戶詳細講解‘五包’內容,告知其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并針對商戶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提高其對‘門前五包’的了解和重視。針對發現的店外擺放、物料亂堆、櫥窗‘大花臉’、亂停亂放等亂象,講明違法事實和依據,現場與商家共同整改到位。”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門前五包’責任書簽訂后,我們更加嚴格落實相關規定,全力支持城市管理工作。”一家商店的經營者說,落實“門前五包”就是營造干凈整潔的門前環境,對商戶經營也有好處,顧客感覺舒心了,商戶生意也好做了。
車輛停放更加規范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啟動了“助力創城文明停車”活動。市文明辦、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隊聯合向廣大駕駛員發出倡議,動員廣大駕駛員自覺將機動車(含摩托車)規范停放在機動車停車泊位上;非機動車停放在非機動車停車區,不占用車行道、人行道及機動車泊位,并做到“按位、統一朝向”停車。車輛停放不占用出租車專用停車泊位;一車不要占用兩個停車泊位;不超出泊位劃線以外停放,盡量停放在停車場內……
“市交警部門不定期對轄區違法突出的路段和區域逐個進行整治,做到治理一處完善一處,達到點、線、面全部覆蓋,實現管理規范、停車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說。
市城管、交管部門還重點對道路紅線以外的拆后空地、商業體及游園廣場周邊空地等全面摸排,增加紅線以內路內停車位。今年以來,已在信都區、任澤區、巨鹿縣、內丘縣建設了6個立體式停車場。同時,充分挖掘地下空間,在市區開元路建設了地下兩層的停車場,并定期開展私占車位、私裝地鎖、“僵尸車”清理整治等工作。今年已累計治理私占、圈占公共停車泊位339處,拆除地鎖87個,有效解決“有車無處停、有位不能停”的問題。
截至目前,全市道路兩側停車位達到3.3萬個,新建公共停車設施車位1.41萬個,完成省定任務的117%,全省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