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強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
全力保障市場物豐價穩安全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露橦 孫瑞超
通訊員 李云峰
“請大家戴好口罩,掃碼測溫,保持1米距離。”10月25日9時許,信都區第一菜市場入口處,達活泉市場監管所價格監管專班負責人夏強在檢查間隙,協助執勤人員維護入場秩序。檢查菜市場出入口秩序、環境衛生,做好菜品價格監測,是他每天要做的工作。
“寒露以來,圓白菜、大白菜、土豆、雞蛋等受交通運輸等進貨成本影響,價格漲幅較明顯,饅頭、面條等主食價格較穩定,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夏強說,“10月19日以來,我們全面加大對農貿市場、商超和藥店的檢查頻次,蔬菜、肉、蛋、口罩等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價格,都是我們的監管重點。一旦發現哄抬物價、變相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從快從嚴查處。”
連日來,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市發改委加強對順興菜市場、辰光超市、北國超市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同時對南和邢州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價格進行監測,以便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掌握源頭批發價格,杜絕哄抬物價行為,維護健康市場秩序。
“口罩8元一包,酒精2元一瓶,價格和規格都和我平時買的一樣。”26日,市民宋倩到位于襄都區新西街的天宇藥房買藥,她說,藥房的藥品明碼標價、進門處張貼著12315投訴舉報電話,方便消費者遇到問題及時投訴,讓人很放心。
記者了解到,對于目前仍無法正常出入小區的居民,市區大多數商超、藥房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
做到“無接觸配送”的同時,各訂餐平臺和全市各類送餐單位還積極落實送餐箱日消毒制度,推廣食安封簽,最大限度防止食品污染。
“按照疫情防控有關要求,餐飲單位營業門店要加強就餐人員體溫監測,確認就餐人員佩戴口罩、體溫正常。設立公勺公筷,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注意桌位間距,餐桌之間距離不小于1米,不安排非同行顧客同桌就餐,提醒顧客縮短就餐時間,做到一客一消毒。”市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劉建軍說,他們在檢查時,按照這一要求嚴格予以監管。
據悉,20日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重點場所檢查,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024人次,檢查飯店、藥店、沿街門店、農貿市場15554家,對發現的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責令現場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