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武健
3月28日晚,在支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核酸檢測工作73天后,華北醫療健康集團邢臺總醫院醫學檢驗科的檢驗師蔡桐、張令博圓滿完成各項工作,回到家鄉。“我們為成為冬奧會保障工作的一分子感到驕傲,為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感到光榮和自豪。”
在張家口賽區工作保障期間,蔡桐、張令博分別擔任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六組感控主管和樣本制備艙艙長、六組技術主管和擴增艙艙長。因表現突出,她們均榮獲“服務冬殘奧先進文明個人”榮譽稱號。
確保檢測結果快速準確
2021年10月底,接到市衛健委組建支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核酸檢測工作隊的通知后,蔡桐、張令博主動報名參加援助工作。
冬奧會是世界級運動賽事,醫療保障工作尤為重要,不僅要求較強的專業知識、豐富的醫療工作經歷,更要有沉穩、冷靜、遇事不慌的工作心態。因工作經驗豐富,蔡桐、張令博分別擔任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六組感控主管和樣本制備艙艙長、六組技術主管和擴增艙艙長。
“我負責標本制備艙內17人調度、工作安排及對外協調工作。”蔡桐介紹說,艙內樣本制備工作環節包括樣本的分杯、提取、點樣、封膜以及擴增產物的轉運等。“這些工作大多需人工進行,環節較為繁瑣。因此,在零失誤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將擴增產物轉至擴增艙,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作為艙長,蔡桐要參與特殊情況處理,包括樣本處理登記、陽性標本儲放、樣本條碼號核對等。
運動員入境高峰來臨之前,組委會對各組標本制備艙進行壓力測試。“經過磨合,我們制成擴增產物單板的時間從最初的50分鐘壓縮到35分鐘,人工分杯至擴增產物出艙的時間縮短到27分鐘。開艙計時兩個小時內能做出約2000份樣本。”由于在壓力測試上表現優異,蔡桐團隊得到實驗室組委會的肯定和表揚。
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
在同事、同學、朋友里面,蔡桐、張令博是離冬奧賽場距離最近的人。他們的工作地點距離冬奧會雪上競賽場館——云頂滑雪公園的直線距離不足400米。然而,因工作繁忙,他們不僅從沒去過云頂滑雪公園,甚至連電視轉播都無暇觀看。因此,他們又是離冬奧賽場最“遠”的人。
2022年1月15日,進駐崇禮冬奧核心區以來,蔡桐和張令博等醫療保障人員每天往返于實驗室與駐地之間,持續著兩點一線的狀態。
按照冬奧會統一閉環管理的要求,環內每日都要進行核酸檢測。這些點位采集的核酸樣本每天源源不斷地送至方艙實驗室檢測。“實驗室保持24小時不間斷運轉,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技術做好服務保障。”蔡桐介紹說,整個實驗室36至72人一個班次、每日3個班次維持運轉。
張令博每天統計好工作量、匯總上報結束后,才肯離開實驗室。由于下班太晚,她好幾次沒能趕上回酒店的班車。
每天在艙內工作10個小時以上,蔡桐和張令博甚至連看電視的時間都很少。盡管如此,每天下班,蔡桐還是會第一時間通過手機關注各項比賽結果。“雖然錯過了奧運賽事,但是能為冬奧保駕護航也是為國爭光。”
據悉,自1月15日檢測人員進駐實驗室至2月23日冬奧村閉村,蔡桐和張令博所在的方艙實驗室累計完成檢測量118萬余管,其中單日最大檢測量4.1萬余管,實現了按照規定時間完成既定檢測頻次。
“為冬奧會保駕護航的經歷已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奧運精神也將激勵著我繼續奮斗。”蔡桐和張令博表示,他們將盡快調整狀態,爭取早日回到工作崗位,為家鄉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