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芳 張明明實習生徐樂瑤)從市政府新聞辦6月2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市進入汛期,城區防汛系統進入戰備狀態。市城管局多措并舉,切實筑牢防汛“安全線”,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災害性天氣,確保城區安全度汛。
據市氣象中心預測分析,今年我市暴雨日數較常年偏多,預計全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5成,盛汛期發生階段性強降水、暴雨洪澇和強對流天氣可能性偏大,城區排水防澇工作更加復雜。
今年以來,我市建立城區防汛指揮體系,充分發揮數字城管防汛信息中樞作用,共享氣象預報數據,利用全市2000余處監控設備資源,密切監控市區的重要河段、渡槽、下沉式地道橋、主次干道低洼路段等易積水地段和泄洪排洪重點部位,實時“捕捉”城市積水、交通狀態,為指揮部決策提供直觀數據。
我市實施就近入河工程項目,結合城區圍寨河、小黃河、牛尾河、茶棚溝的地理分布以及河道周圍地形標高情況,通過工程改造達到沿河雨水迅速排入河道的效果,縮短路面積水時間,減輕城市雨水管網排澇壓力。通過現場踏勘,分別針對茶棚溝鋼鐵路橋、冶金路橋,牛尾河興達路橋、知春橋,圍寨河守敬路橋和平安路橋等14處點位進行了局部改造。改造后有效緩解沿河道路、交匯道路地表徑流及雨水管網壓力。
對源頭進行減排治理,通過建設街角游園、下沉式綠地、增加綠化面積、透水便道鋪裝以及就近入河等措施達到讓雨水盡可能地滲入地下或者直接入河,減少降雨時的地表徑流,緩解管網排澇壓力。
我市積極開展汛前管網清淤疏通工作,提升管網排水能力,緩解汛期內澇積水問題。對各地道橋泵站進行全面清淤、檢修,確保各泵站正常運行。截至目前,已累計清挖雨水井6500余座,清挖收水井1.2萬余座,疏通管道100余公里。提前啟動泵站運行并布置抽排設備,同時加強抽排設備調度使用,充分發揮移動泵車、移動泵等強排設備作用,確保橋下積水快速抽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