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文靜 實習生李卓星)保障工業企業健康運行、實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培育一批優質企業、支持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強化金融服務支持、全方位為企業服務……從7月1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制定出臺《關于穩住全市工業經濟大盤的六條政策措施》,全力穩住全市工業經濟大盤。
在保障工業企業健康運行方面,市工信部門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建立工業企業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完善落實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上下聯動、區域互認和部門協同機制,優先辦理通行證;將符合條件的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頭部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市級及以上綠色工廠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等。截至目前,市工信局已向省工信廳篩選上報白名單企業813家。截至當日上午8時,全市工信系統累計受理通行證28419趟次,審核通過28394趟次,審核通過率達99%以上。
目前我市正著力推進實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在技術改造、工業強基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方面,市工信局將分別對“百項示范”工程項目、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項目給予資金重點支持。此外,為推進工業和技改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我市建立續建、新開工、謀劃三個清單,將投資計劃落實到每個項目、每個月份,加強精準分析研判,開展項目“大走訪”活動,深入一線解決項目建設難點痛點堵點。前5個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7%,實現由負轉正;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3%。
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加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培育力度,全市涌現出一批優質企業。截至目前,已篩選出近300家符合產業政策、競爭力強、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苗子企業入庫培育。鼓勵支持中小企業聚焦制造業細分領域深耕細作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2家,數量位居全省第四;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列入工信部建議支持名單公示范圍,數量位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