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日前印發的《邢臺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圍繞三個重點,實施“十大行動”——
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中高端制造業集聚城市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通訊員朱文靜)日前,市政府辦印發的《邢臺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市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三五”末的27.1%提高到30%左右,規模以上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6%左右,百億元以上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增加到26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433家以上。
“‘十四五’時期,我市制造業更加追求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將聚焦大力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和做強做優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通過加快優化經濟結構和提質增效,我市將著力構建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中高端制造業集聚城市。”市工信局副局長董南星說。
強基強鏈提升行動、項目建設突破行動、園區能級提升行動、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智能制造升級行動、優質企業培育行動……圍繞建成中高端制造業集聚城市戰略定位,我市將深入實施“十大行動”,扎實開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制造業爬坡過坎、提質增效、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乃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市工信局規劃科科長馬玉斌告訴記者,《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就是,到2025年,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具體來說,質量效益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三五”末的27.1%提高到30%左右,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由80.2提高到83.68,規模以上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6%左右。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到2025年,力爭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由0.75%提高到1.5%以上;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530家增加到900家以上。
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到2025年,力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19.7%提高到25%左右;百億元以上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增加到26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