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帥 薇通訊員楊喜旺彭杰
走進沙河市冊井鎮魏莊村的蘋果種植基地,翠綠濃密的綠葉間綴滿紅彤彤、沉甸甸的蘋果,到處彌漫著濃郁的果香。金秋時節,果園里處處是果農們采摘、包裹、裝箱的忙碌身影。
“以前村民們靠山吃山,以加工石板材為生,破壞了生態環境,也總有一天會坐吃山空。如今我們搞起了綠色種植,紅紅的大蘋果也帶來了紅紅的日子……”魏莊村村支書楊增如滔滔不絕地談起村里的發展變化。
位于太行山東麓的魏莊村,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種植。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村兩委決定通過扶持壯大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走出一條綠色生態致富新路子。2018年5月,村兩委爭取到財政支持資金100萬元,建設了以優質蘋果為主要產品的林果種植基地,并由村委會統一倒租給種植大戶,實現集體、農戶雙增收。
“我們村委會集中流轉了109戶農民的200畝土地,建成這座果園后分包給20戶農戶。為改變以往蘋果種植品種單一的情況,我們通過多次考察,從山東、遼寧引進了新品種,聘請專門的技術員來指導農戶修剪、嫁接。”楊增如說。
此外,村兩委還針對村內部分老果園進行全面更新改造,就果樹老化、品種落后、種植技術欠科學引起的效益低下等問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果農選擇優良品種,全面推行“大改形、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和蘋果套袋技術,推動蘋果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廣大果農不但認清了優果優價的市場形勢,也增強了致富信心。
經過四年多的探索與實踐,魏莊村走出一條“支部+農戶+貧困戶”的綠色種植產業發展之路。蘋果園基地產出的蘋果質地酥脆、酸甜可口,深受周圍消費者的喜愛,成為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綠色銀行”。
談及今后的發展,楊增如說:“準備引進更多社會資金,著力打造集休閑觀光、蘋果采摘等體驗為一體的種植產業基地,推進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拓寬蘋果產業強民惠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