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解決好企業急難愁盼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推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記者閆麗靜)安美橋(南宮)羊絨制品有限公司一次性提交了材料,當天通過審核,拿到施工許可證;邢臺歐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源熱泵專用管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產品下線,整個周期僅用90天;河北龍大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年產12億只紙容器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建設僅用7天……項目的高效推進,得益于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
2022年,我市圍繞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著力提高行政效能,優化政務服務,助企紓困解難,為市場主體增活力、為人民群眾添便利。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今年,我市將通過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解決好企業急難愁盼、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穩中趨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
“承諾制改革讓我們提前兩個月開工。”邢臺閎輪自行車有限公司童車及零配件廠項目負責人譚明飛連連為承諾制改革點贊。
去年,我市圍繞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全面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工程項目實現并聯審批,審管銜接機制不斷完善,開辦企業、招標投標工作在全省營商環境半年考核中位列第一。推行企業從設立、變更到注銷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套餐服務。簡化注冊登記,合并登記事項,將企業設立登記與參保登記、公章刻制與初次申領發票合并辦理,均在4個小時內辦結。推行簡易注銷改革,精簡流程和申報材料,將企業簡易注銷公告時間壓縮至20日內。
今年,我市將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等重點改革,不斷完善審管銜接機制,加強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廣泛推行涉企經營“一件事一次辦”。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做優政務“一張網”“一朵云”和大數據中心平臺,讓數字化造福百姓、方便企業,更好地引資金、聚項目、育企業、招人才、增人氣、促發展。
企業有需求、群眾有期待,就要第一時間見行動。
“我們企業新廠區建設需要大量資金,稅務部門送來的留抵退稅正好解了我們燃眉之急,有了資金保證,我們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上添足了底氣。”河北鎂熙生物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文杰振奮說道。
減稅降費是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惠企措施。去年,我市認真貫徹國家和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及接續政策,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政策,1086戶企業享受金額18.54億元,增長296.35%;創新開展“金融活水潤萬企”“行長進企業”活動,為376家企業授信125.19億元。大力培育創新主體,重點企業科技特派員、聯絡員實現“全覆蓋”,被列入首批“科創河北”試點城市。創新打造企業上市“邢臺模式”,在全省率先與河北證監局、深交所、北交所、上交所開展合作,華密新材在北交所成功上市。
今年,我市將在金融支持上有新突破,落實企業上市激勵政策,大力推廣企業上市“邢臺模式”,深化與河北證監局、北滬深證券交易所合作,發揮資本賦能專家服務隊作用,幫助后備企業解決權屬變更、稅費繳納、環境評價、注冊登記等方面問題,加快企業上市進程。
誠信是城市的一張“金字招牌”。2022年,我市深化信用體系建設成果,在全省率先制定實施《邢臺市社會信用促進條例》,城市社會信用排名穩步提升至全國第11位。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邢臺發展的理念。今年,我市將參照世界銀行指標體系,實施好《邢臺市社會信用促進條例》,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堅決防范和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健全營商環境問題投訴反映、受理轉辦、跟蹤反饋、績效評價工作機制,對破壞營商環境的問題一律零容忍,堅決“不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