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東新區著力推動“信用園區”應用、開展“電子化”審批服務、上線“幫代辦”服務平臺等,多措并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五大環境再升級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郭文靜通訊員趙菠
日前,邢東新區舉行一季度項目集中開工儀式,7個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28.06億元,年內計劃投資20.03億元;去年全年簽約中交建12GW鋰電池生產、國能集團飛輪儲能、金弧新能源空調壓縮機等項目36個,協議引進投資214.8億元。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是邢東新區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市場環境、政務環境、金融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持續改善,使得這片投資興業“熱土”在吸引一批企業項目入駐的同時,也在助推項目建設上演“加速度”。
推動“信用園區”應用破解融資難助力企業發展
“僅用一周時間,500萬元信用貸款就到賬啦,真是解了我們燃眉之急!”近日,一家玻璃生產公司在邢東新區“信用園區”平臺發布融資需求后,隨后工作人員主動對接,為其評估企業信用等級、經營狀況等,很快公司便收到了這筆信用貸款。
去年7月份以來,邢東新區在全市率先啟用“信用園區”平臺,為信用企業提供“信易批”“信易貸”等服務。據該區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信用園區”平臺通過歸集企業信用檔案生成信用等級,為監管部門開展分級分類監管提供數據支撐。同時,還可基于信用等級為信用優質企業提供融資貸款服務,助力企業把無形的信用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信用資本,緩解園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此外,“信用園區”平臺還可為企業群眾提供政策法規查詢、服務機構查詢、“信易+場景”等多種觸手可及的信用服務。截至目前,已有1822家企業入駐“信用園區”平臺,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貸款5207.6萬元,幫助項目單位申報貸款10.4億元。
同時,邢東新區實行“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減少對風險低、信用好的市場主體檢查比例和頻次,杜絕任意執法、多頭執法問題,做到“有事隨叫隨到、無事絕不打擾”,讓企業安心發展經營,助力將新區打造成為服務高地、投資洼地、興業沃土。
實施“電子化”智能審批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
“電子云章真方便!以后辦理審批事項不用再出具紙質版資料,直接通過電腦上傳資料并加蓋電子云章就可以了。”日前,邢臺市東裕產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經理李鑫告訴記者,公司新能源科技產業園項目就是通過電子云章辦理的審批手續,足不出戶就辦妥了。
據悉,申請電子云章后,無特殊要求企業辦事將無須再到線下核驗原件、提交復印件,節省了不少時間和成本。這是邢東新區實施的“電子化”審批服務之一。
今年以來,邢東新區以省市區重點項目、重大民生項目為切入點,著力實施“新區·行+項目速辦”“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交易服務”改革模式,加快落實“預審核”“拿地即開工”提速措施,完善“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并聯審批”全鏈條管理,實現審批時限再壓縮、審批效率再提高。
上線“幫代辦”服務平臺精準高效為企業紓困解難
“剛到新區時,由于人生地不熟,苦于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項目建設臨時用水問題。此時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及時發來‘幫代辦’平臺簡介,我們直接在平臺上錄入需要協調的問題后,當天就有專人聯系,僅用一天就幫我們解決了難題,辦事效率真高。”日前,河北金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文芳說。
據悉,“幫代辦”平臺自去年10月份上線運行,可為項目建設方提供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等全部手續辦理“一對一”線上咨詢、全流程幫代辦等服務。企業僅需在平臺上一次申請,后續流程均由代辦員完成。企業可隨時查看審批進度,超出辦理時限平臺會發出超時預警和短信提醒,督促代辦人員限期完成,實現企業反映需求便捷化、幫代服務供給精準化、項目建設管理電子化。今年該平臺將進行全面升級,為項目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用心用情服務企業
“對咱們新區的惠企政策都了解嗎?”“公司運營情況怎么樣,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日前,邢東新區經濟發展局工作人員來到轄區內一家企業進行實地調研。
據了解,該區目前市場主體中非民營企業7家、規上企業3家、限上企業37家、工業企業35家。區經濟發展局工作人員每周拜訪1至2家企業,調研實際運營情況及面臨的難點堵點,同時協調區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幫扶企業紓困解難。
該區制定印發《2023年“環境提升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邢東新區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若干措施》,強化20條服務措施,對重點產業類項目實行專班化推進、清單式管理。區行政審批局開辟政務服務自助服務區,突破政務服務時間、空間限制,創新為市場主體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用心用情當好企業“店小二”。同時,扎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堅持“零容忍”,全力打造更加規范、公平、舒心的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邢東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史鳳杰表示,今年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打造“最舒心”市場環境、“最貼心”政務環境、“最暖心”金融環境、“最安心”法治環境、“最放心”信用環境,為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