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設國家級產城融合 示范區中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訪邢東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史鳳杰
本報記者 閆麗靜通訊員趙菠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按照中央、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市優化營商環境會議部署要求,邢東新區如何在打造“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中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近日,邢東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史鳳杰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記者:今年邢東新區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史鳳杰:今年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個強市”和“數字邢臺”建設目標,以打造“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為主線,大力開展招商選資年、城市建設年、環境提升年活動,加快推進邢東新區高質量快速發展。
2023年,我們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0%;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以上;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以上;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000萬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6%。
記者:圍繞以上目標,邢東新區將如何在高質量快速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史鳳杰:具體到今年的經濟工作,我們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心無旁騖抓招商。我們把今年定為“招商選資年”,發揚踏盡“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歷盡“千辛萬苦”的“三千”精神,綜合運用全員招商、專業招商、駐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顧問招商、委托招商、飛地招商和資本招商,以“筑巢引鳳”式、“股權投資”式、“基金引導”式等多種招商方式,力爭引進更多立區強區項目,加速構建經濟發展“四梁八柱”。
二是全力以赴抓項目。正月初七,我們在全市率先舉行了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吹響了大抓項目集結號、擂響了大上項目的決戰鼓,2023年乃至今后較長時期,我們將樹牢“項目為王”理念,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項目上干部上、沒有項目崗位讓。為形成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的建設場面,我們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嚴格落實“三包一”“幫代辦”機制,真包聯、真幫扶、真解決問題。對所有在建項目制定“倒排工期形象進度一覽表”,實行掛圖作戰、臺賬式管理,快者獎、慢者罰。凈化項目建設環境,堅持分級負責制,分別由區、鎮、村逐級負責,對村痞、村霸、惡勢力等干擾項目建設的,由公安分局依法快速嚴厲打擊;規范執法檢查行為,職能部門要最大限度減少到項目現場檢查頻次,堅決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三是高標定位抓城建。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思路,集中財力推進城市建設,著力把新區打造成為宜產宜業宜居宜游的現代新城。同時,堅持不懈改善城市環境,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力爭各項因子在主城區保持領先位次。
記者:邢東新區在打造“五最”營商環境中有哪些創新實招?
史鳳杰:新區作為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我們要摒棄保守思維,敢為人先、敢于先行先試,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全市改革發展的“排頭兵”“先鋒隊”,才能實現后來居上、跨越趕超。新的一年,邢東新區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打造“最舒心”市場環境、“最貼心”政務環境、“最暖心”金融環境、“最安心”法治環境、“最放心”信用環境。我們將不斷拓展“全不見面”“公示即發證”“承諾即開工”等改革成果,持續探索“一圖共享”“多測合一”改革,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限;持續推進“信用園區”建設,為信譽企業提供多元化信用服務;全力打造“幫代辦”平臺2.0升級版,為項目(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真正讓企業“不見面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加快打造“省內領先、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為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