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艦
一個地區金融的活躍度反映了這個地區經濟的活躍度。金融環境好不好,企業感知最敏銳,也最深刻。無數事實證明,哪里的營商環境好,哪里就能聚企業聚人心,哪里的金融環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項目就在哪里建,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充分涌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充分認識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如同須臾不可缺少的水土、陽光和空氣,好的金融環境,是營商環境之所依,是市場主體之所依。有了好的金融環境,現有企業才留得住、快成長,外地客商才愿進來、發展得好,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才能競相迸發。而好的金融環境,最終要靠好的服務來體現、來實現。
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早已不言而喻。目前,我市融資環境還不夠順暢,政府融資擔保機構基礎薄弱,擔保機構數量少、擔保余額也比較小,上市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不太明顯。打造“最暖心”金融環境,要推動更多企業上市,圍繞今年“新增上市企業2家以上”的目標,發揮企業上市“邢臺模式”作用,幫助后備企業解決權屬變更、稅費繳納、環境評價、注冊登記等方面問題,加強民營企業主板上市前政策扶持,引導企業家善用資本市場力量助力企業發展壯大、蝶變升級。
企業需求在哪里,服務就應跟進到哪里。深化政企銀溝通合作,為企業提供更好融資信貸服務,應該刻在各金融部門為企業服務的理念里,植根在每一位金融人的心里,設身處地地為企業著想,急企業所急。我們要落實財政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十條措施,加大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中長期信貸支持,加強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信貸投放,提高企業融資成效,充分發揮“邢易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打造邢臺服務實體經濟融資的“金融超市”,為企業提供差異化信貸服務。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只要我們精準發力,不斷深化改革,邢臺的金融環境就一定會越做越好、越做越暖,邢臺發展的吸引力、競爭力就一定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