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翟立華)日前,市開發區出臺實施33條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措施,在經濟總量擴張、產業集群打造、項目建設突破、營商環境優化、居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實現大提升、大進步、大跨越,加快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打造“環境支撐、科技引領、數字賦能、創新壯體、改革輸血、開放強筋”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力爭2025年前爭創為國家級開發區。
聚焦主責主業,推動能級水平實現大提升。為全區新能源、裝備制造、應急救援等主導產業、重點企業,提供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人才引進和企業上市等服務,推動產業企業實現“三年倍增”。推進招商選資突破行動,確保每月都有招商成果、每個產業都有招商成果。實施好國家重大戰略、現代化產業體系、區域特色產業等項目,確保經濟發展速度更快。
鼓勵企業創新,增強總體活力和實力。實施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努力向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安排科技計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創新平臺等開展產學研合作、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建立上市后備企業庫,加速企業上市速度。
加快政務改革,提升行政執法和服務效能。推動承接下放的行政職權事項改革政策落地見效,提高服務項目企業效能。持續推進“標準地+承諾制”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服務市場主體為目標,鞏固完善“全程網辦、一日辦結”服務模式。
營造創業就業環境,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及時更新企業用工需求臺賬,多頻次推送企業崗位信息,強化用工支撐。
立足市場主體,高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企業在線點單、部門上門服務”平臺,梳理行政服務清單、鎮辦服務清單、稅務窗口性服務清單,拉出“菜單”讓企業“點菜”。推行“金融服務團、科技特派團、質量提升團”制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上市、科技創新、產品質量問題,全力助推企業做強做大、做精做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