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籍明泉)日前,市政府辦印發《美麗邢臺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市生態環境治理達到新高度,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邢臺基本建成。
《方案》依照2023年、2025年、2027年3個時間節點明確了行動目標。其中,到2027年,全市細顆粒物(PM)平均濃度達到39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在穩定退出全國“后十”基礎上鞏固提升,5個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環保績效創A全部完成。地表水國省考斷面全面消除Ⅴ類,基本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成效進一步鞏固提升,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為推動美麗邢臺建設,《方案》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
實施空氣質量“退后十”行動。加強污染治理和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解決產業結構偏重等結構性污染問題,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加強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治理,實行差異化、精細化管控。強化與周邊城市區域聯防聯控聯治。
實施細顆粒物(PM)治理和重污染天氣消除行動。統籌節能、減煤、控車、治企、增綠、抑塵,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實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城市污染治理挖潛攻堅。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到2027年,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達到935萬千瓦。
實施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行動。深入推進鋼鐵企業環保績效全面創A,到2024年,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創A。全面開展水泥、平板玻璃、火電、垃圾發電等重點行業企業環保績效創A,強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無組織排放治理、清潔能源貨車替代。
實施地表水環境治理行動。加強生態流量保障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建立多渠道生態補水保障機制,統籌利用引黃水、引江水和本地水持續實施生態補水,實現“河河有水”。
深入推進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加快消除國省考Ⅴ類斷面。強化工業、農業節水,完善城鎮公共污水處理設施,加快鄉鎮級污水處理廠建設。
實施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動。加強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實施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整治歷史遺留廢渣等固體廢物。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成效進一步鞏固提升。健全市級地下水環境監測網,加強地下水國控考核點位風險管控,持續推進“雙源”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到2027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5%,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加大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力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科學開展國土綠化,推進防沙治沙工作。優化大運河沿線生態空間格局,打造大運河綠色生態帶。加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拯救力度,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與建設。
實施“無廢城市”建設行動。以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主線,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到2027年取得突破性進展。
實施碳資產價值實現機制和排污權交易改革行動。健全完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碳減排項目開發機制,規范碳減排資產認定、登記和管理。鼓勵開發碳金融產品,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豐富排污權交易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