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傳部積極構建覆蓋全市“15分鐘閱讀服務圈”
打通公共閱讀服務“最后一公里”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4月的邢臺春和景明。碧波蕩漾的七里河南岸,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設計風格簡約時尚的遇建城市書房窗明幾凈,市民楊玉珂選了落地窗邊的位置坐下,邊喝茶,邊看書,享受愜意的閱讀時光。
“這兒離家近、環境好,藏書齊全,還能讀到邢臺本土作家的作品。喜歡的書刊沒讀完,可以辦理借閱,挺方便。”楊玉珂告訴記者,現在,每個周末來看書,已經成了她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據悉,遇建城市書房共計藏書2萬余冊,建成開放一年來,接待讀者3.7萬余人次。這是我市依托現有文化載體,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打造便捷高效閱讀陣地,打通公共閱讀服務“最后一公里”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指示精神,創新開展“悅讀之城·書香邢臺”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把陣地建設作為重要抓手,高標準建設圖書館、城市書房、微書坊、農家書屋等公共閱讀設施,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在全市域營造全民閱讀濃厚氛圍。
“請將條碼對準掃描區——還書成功。”4月19日,育才小學三年級學生王坦玚到市圖書館兒童銀行分館電子借閱機前,還回一周前在市圖書館借閱的《十萬個為什么》。“我家離市圖書館近,上學離這個分館近,借書卡兩邊通用,想在哪借,就在哪借。”王坦玚說。
不僅圖書通借通還,電子借閱機里還有3500余冊電子圖書和100多種電子期刊報紙,讀者使用智能手機里的掃一掃功能,即可把想看的書刊存入手機,隨時隨地閱讀。
每天午飯后,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員工朱麗芳喜歡到公司的職工“微書坊”看會兒書。這家占地200多平方米、藏書1萬多冊的職工“微書坊”采取階梯式設計,職工選好書后,席地而坐,即可享受讀書的樂趣。
截至目前,我市在城市商圈、景區景點、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打造集休閑閱讀、文化沙龍、簡餐飲食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書房67家,發動機關單位、工廠、企業、學校、社區等自籌經費,建設閱覽室、職工書屋、讀書角等“微書坊”700余處。市圖書館已與兒童銀行、天一和院分館以及信都區、南和區、沙河市圖書館實現一證通用、通借通還,與全市已投用的縣(市、區)圖書館實現書目共享、統一檢索。不拘一格建設的多維度、分眾化、便捷化的閱讀陣地,構建起覆蓋全市的“15分鐘閱讀服務圈”,為群眾就近閱讀創造便利條件,讓處處有“藏書閣”、家家有看書人、時時有讀書聲日益成為“悅讀之城·書香邢臺”的常駐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