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綠意濃 美景入畫來
玉蘭園 韓立臣攝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 通訊員張立娜)日前,在位于襄都區新華北路與邢州大道東南角的市民客廳游園內,三三兩兩的市民結伴而行,有的在休閑散步,有的在拍攝美景,還有的在運動健身……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近年來,我市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通過實施拆遷拆違、空地治理,因地制宜、量體裁衣,2000平方米以上地塊建設街角公園、濱河游園,1000平方米以上地塊建設“口袋公園”、開放式綠地。截至2022年,市區公園游園廣場總數已達到207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73平方米,10萬人擁有綜合公園指數達1.63個。
今年,我市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深入開展園林綠化提升工作,突出寫好綠美文章,加快打造“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品牌,全力營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環境。按照“布局合理、分布均勻、服務半徑達到300米”要求,推進400平方米以上的“口袋公園”、街頭綠地建設。謀劃建設游園24處,涉及信都區5處、襄都區3處、邢臺經濟開發區3處、邢東新區6處、南和區1處、任澤區6處。除此之外,各縣(市)至少新建一座高標準“口袋公園”,進一步提高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
我市注重綠化與文化融合,通過“文化建園”,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加快提升城市軟實力。聘請國內一流規劃設計團隊,從地域文化、城市記憶、運動休閑等方面對游園進行定位,讓游園建設融入歷史、植入文化、賦予內涵,做到了“一園一主題,一園一特色”,實現了由園林向園藝的轉變。
在游園建設上,從細微處入手,園內設置了運動健身空間、休閑活動空間等區域,健身器材、休閑步道、休息座椅等設施設備齊全,在提升城市景觀的同時,也成為貼近百姓生活的休閑鍛煉打卡地,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美景、鍛煉身體、放松心情,有效提升了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