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范素素)連日來,每到夜幕降臨時,寧晉縣東南汪村的一處街角游園里,孩童追逐嬉鬧,老人散步閑聊,大家享受著暑熱之后的微涼。
“以前這里雜草叢生,一到夏天蒼蠅蚊子亂飛。”當地居民說,從去年開始,這塊城市的“邊角料”一點點兒變好了。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寧晉縣堅持打造“一街一景觀”“一園一特色”,持續推進城市綠化、街頭游園綠地建設,實施了“興寧公園、城區主要街道驛站”街景重構工程,新建驛站12個、景亭20個,把街區死角、拐角等城市“邊角料”改造成公園、綠蔭、球場、娛樂區,滿足市民休閑活動、健身娛樂等多種需求。
該縣按照“300米見綠、500米建園”的要求,有效破解土地、資金、拆遷等難題,大中小型公園游園、驛站景亭星羅棋布、點綴扮靚城市,適應縣城發展的綠化格局日臻完善。截至目前,累計建成53個公園、游園綠地,省級四星級公園1個(綜合文化公園)、三星級公園2個(鳳鳴湖公園、鳳璇湖公園)、二星級公園1個(鳳凰公園),為群眾提供更多休憩、娛樂的綠色共享空間。
同時,寧晉縣開展“拆圍透綠、拆違建園”和私搭亂建整治、違法違章建筑拆除聯合行動,對城區圍擋、沿街違建頑疾應拆盡拆,清理拆除圍墻、圍擋8400米;拆除私搭亂建和違章建筑132處、面積2萬余平方米,騰退土地面積6萬余平方米,并及時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其拆違后建成的“社會治理主題公園”獲評邢臺市“最美口袋公園”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