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帥薇)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我市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多項數據已超過“96·8”數值,水情汛情形勢嚴峻。為何形成如此極端強降雨過程?強降雨中、雨后如何避險?記者就此采訪了市氣象局副局長楊永勝。
“形成如此極端強降雨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楊永勝介紹,一是充足的水汽,由于臺風低壓環流攜帶的水汽與副高外圍水汽匯合,再加上第6號臺風“卡努”的遠程助力,三股水汽匯集直奔華北平原。二是高壓系統阻擋,副熱帶高壓和高壓脊兩個高壓系統合并形成高壓“大壩”,阻擋住降水系統的前行道路,導致京津冀等地的強降雨時間長。三是山脈地形的抬升作用,由于西部地區為太行山,迫使輸送而來的水汽在山前受到地形抬升作用,進一步增強降雨強度。
此次強降雨過程具有影響時間長、累計雨量大、覆蓋面積廣、暴雨災害風險高等特點。截至7月31日18時,全市平均降雨量243.9毫米,最大降雨量臨城趙莊梁家莊999.7毫米。
目前正處于汛期,短時強降水、雷電、大風等對流性天氣多發。楊永勝提醒,預計8月4日至6日還將有雷陣雨天氣,請公眾注意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關注雨情、汛情變化,不要前往山區等地質災害易發區;避開落地廣告牌、變壓器等危險區域;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野外遇到雷雨時,避免站在孤立的電桿、大樹、高塔、廣告牌下躲雨,避免將車停在樹下、高大的煙筒下,以免遭受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