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群眾安危放在心上
全市各級各部門勠力同心形成抗洪搶險救災強大合力
7月31日,南澧河南和區段水位迅速上漲,防汛形勢嚴峻。接邢臺軍分區指令,南和區人武部立即啟動應急預 案,緊急部署并集結民兵約500人,連續奮戰加固堤壩,全力保障群眾安全。 劉立國攝
本報訊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我市多地降特大暴雨,數萬群眾緊急轉移避險,防汛形勢嚴峻復雜。連日來,各級各部門堅決落實省、市決策部署,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群眾安危放在心上,牢牢擰成一股繩,形成抗洪搶險救災強大合力,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市水務局連續組織氣象、水文、水利專家召開會商會議,根據氣象預報、水庫及河道水情形勢,精準開展水利工程調度。對全市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進行再部署,安排下一步水利工程運行、水毀工程修復、蓄滯洪區退水準備等工作,確保防洪安全。
市通信辦迅速啟動通信保障應急預案,全力筑牢人民群眾的信息通信“生命線”。以西部一區三縣和行洪、滯洪區為防汛抗洪保暢通的重點,組織通信企業在市區四周和山區布置了7個防汛物料場,儲備足夠的通信木電桿等物資。組建15支通信搶險和動力保障隊伍,24小時備勤。截至目前,共出動搶修人員4000余人次,出動搶險機械和車輛1500臺次,搶修線路190多公里,搶通恢復通信基站、機房150多個,全市通信網絡運行正常。
為做好電力可靠供應,邢臺供電公司充分運用可視化、在線監測、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對轄區內17座低洼變電站、32座蓄滯洪區變電站、726基河道內桿塔等關鍵點位,不間斷做好針對性巡視,保障電網和設備安全運行。加大對涉及水庫、涵閘泵站、防汛指揮機構等防汛重點用戶的供電設備設施巡視檢查。同時,253支應急搶修隊伍、2482名搶修人員分散各地防汛應急一線,快速搶修保障供電。
各縣(市、區)也紛紛行動,切實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決打贏抗洪搶險救災這場硬仗。
襄都區相關部門積極協調聯動,加大巡查力度,在確保河道泄洪暢通的同時,深入排查轄區橋涵、低洼路段、地質災害點、危舊房屋等汛期重點區域,及時排除風險隱患。嚴陣以待做好值班值守,確保遇到突發情況及時妥善處置。提前做好相關群眾轉移安置工作,確保緊急時刻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并強化轉移安置點現場管理,做好生活物品發放,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要。
受河道行洪影響,任澤區多條道路出現漫水現象。交警部門第一時間采取管制措施,安排警力堅守在道路、橋梁路面一線,加強車輛繞行管控,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平安出行。對于強降雨后農作物的管理,該區農業農村局專家分別對玉米、大豆、大棚蔬菜等管理給出科學指導建議。根據農作物可能出現的不同受災情況,提出多項田間管理可行措施。對大棚蔬菜生產管理,提出“固、排、搶、遮、促、防”等六字要點落實技術和管理建議,幫助種植戶把農作物成災風險降到最低。
南和區農業農村局積極行動,工作人員通過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及時發布天氣變化和技術管理意見,提醒農戶做好防范應對工作。同時,組織技術人員成立技術指導組,深入一線精準指導,開展大豆玉米、中藥材等在田作物的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并組織設施蔬菜種植基地進行全面檢查加固,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臨城縣緊盯河道、水庫、地質災害點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持續開展全方位風險隱患排查、監測,掌握底數,及時研判,果斷決策,嚴防次生災害發生。該縣應急、氣象、水務等相關部門加強會商研判,密切關注水情、汛情、災情,及時、準確、規范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確保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能夠及時報告、迅速響應、妥善處置。目前,全縣19個水庫、3條河道、153個塘壩運行平穩。
沙河市交通運輸局及時對轄區內的公路上下、山體、邊坡治理點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對各隱患整治點落實專人監測監管,所有工作人員24小時在崗。該局加大重點區域路面巡查排查工作力度,對涉水路面采取斷交措施,并設置警示標識,安排專人值守。對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滑坡、塌方、落石路段,組織人員加緊清理。截至目前,已清理國省干線塌方1203立方米、清淤21處1941立方米。
(孫建偉、高敏、馬維勇、王露橦王帥薇、籍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