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帥薇通訊員 曾家榮
8月8日,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澳科技”)捐贈1500萬元支援我市災后重建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龍頭企業社會責任擔當。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晶澳科技董事長靳保芳相信,每一次奉獻愛心,都是正能量的匯聚。他表示,將向“陽”而行,把晶澳的“陽光”灑向社會,造福更多人。
建起光伏扶貧項目 拓寬鄉村振興新路
“這個項目能連續20年為當地居民每年每戶帶去3000元收益。”晶澳科技電站事業部的張工說。這個項目,是該企業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北塘新村、十六堡新村實施的5.551兆瓦光伏扶貧項目。
2015年,晶澳科技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號召,依托產業鏈、產品技術、生態合作等優勢,因地制宜在北塘新村、十六堡新村兩個村居民院落、養殖羊棚,建設光伏扶貧工程。項目于2016年7月成功并網發電,當地854戶居民已經連續7年受益。同時,得益于光伏扶貧工程的助力,鹽池縣在2018年9月脫貧摘帽。
作為中國光伏扶貧聯盟發起單位之一,晶澳科技先后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河北省多地建設多個光伏扶貧電站。這些項目將連續20年提供超過2億元扶貧款,惠及4055戶家庭、1萬余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據張工介紹,這些年,他們建設的光伏扶貧電站通過牧光互補、農光互補、光伏山地應用等場景,每年提供工作崗位超過400人次,發放勞務補貼100萬余元,走出一條產業發展、清潔能源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光伏+”新路子。
關鍵時刻伸援手 災害無情人有情
2020年初,靳保芳看到武漢市面臨新冠疫情嚴峻形勢,在農歷的大年初一緊急召開董事會,決定捐贈1000萬元支援武漢市抗擊疫情。“我們的捐款是當時河北省慈善總會收到的第一筆企業捐款,也是全國光伏行業捐贈最早的企業之一。”靳保芳說。
之后,晶澳科技利用公司資源和渠道,搜集醫用口罩、防護服及護目鏡等防疫物資,先后為寧晉縣紅十字會、邢臺市衛健委、安徽省立醫院、馬來西亞檳城中央醫院等地捐贈各類口罩約27萬只、防護服和隔離服840多套、護目鏡400多副等。同時,該企業在全國各地的基地也迅速行動起來,以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形式加入抗擊疫情行列。
2021年7月,河南多地遭遇罕見洪災,晶澳科技心系災區群眾,第一時間通過北京市慈善協會向河南省捐贈1000萬元,支持當地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同月,受強降雨影響,寧晉縣防汛形勢嚴峻,該企業組織100余名黨員干部,奔赴抗洪搶險一線。鏟泥沙、扛沙包、加固堤壩……經過緊張的作業,黨員干部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加固任務。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和海地地震、2016年邢臺洪災……每當災害發生后,晶澳科技都會立即捐款捐物、搶險救災,用實際行動彰顯龍頭企業社會責任擔當,詮釋“災害無情人有情”。
三大工程惠民眾 愛心點燃新希望
“土屋子、土臺子、里邊一群土孩子……”這曾是信都區太子井鄉西牛峪村小學的面貌。
2011年該小學得到晶澳科技捐贈,學校進行重新建設,教室明亮整潔,操場平平整整,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自2007年起,晶澳科技聯合晶龍集團共同發起“百所希望小學捐建工程”,幫助落后地區建設學校、更新教學設施。截至2022年,已累計出資1200多萬元,在河北省、陜西省多地捐建希望小學75所。
“救助貧困白內障患者光明工程”是晶澳科技實施的三大惠民工程之一,定期出資為困難白內障患者提供醫療救助。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江蘇省多地2000余名困難白內障患者得到免費醫治,重見光明。“萬名貧困學子救助工程”持續以各種形式資助、鼓勵成績優秀的困難學子。截至2022年底,累計資助困難學生1000余名。
2021年,晶澳科技成立“晶澳陽光公益慈善專項基金”,更廣泛地參與到公益事業中,先后獲得國務院扶貧辦“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中國慈善總會“全國慈善愛心企業”、國際權威機構EcoVadis“企業社會責任成就認可銀獎”、河北慈善總會“2019至2020年度慈善企業”等榮譽,在踐行社會責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