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建偉)“邢臺人民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都永不松懈、迎頭趕上。”日前,長期在淺山丘陵地區植樹造林的信都區冀家村鄉東莊村村民郝文朕對記者說,他將弘揚“厚樸善美、勤奮自強”的邢臺城市精神,堅持不懈植樹造林,給更多的荒山披上綠裝。
郝文朕的父親是被很多人譽為“荒山綠化新愚公”的郝景香。郝景香在基層林業戰線工作多年,退休后組建起當地第一支專業造林隊伍,和荒山“較勁”,讓10萬畝荒坡禿嶺披上綠裝,并因此獲評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受父親影響,2014年,郝文朕辭去在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和父親一起綠化荒山。
功夫不負有心人,郝文朕的知識加上父親多年植樹造林的經驗,他們終于研發出一套節水、保墑、提高成活率,適合干旱區造林的新技術——“郝氏造林法”,該技術很快得到了應用及推廣。父子倆成功解決了淺山丘陵綠化斷代的歷史性難題,并創辦了自己的專業造林隊伍,被群眾稱為郝氏造林隊。
在父親和家人大力支持下,郝文朕帶領團隊長年在淺山丘陵區的荒山上造林,先后實施了邢左路綠色通道工程、邢臺市水生態修復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等多項重點工程。還建造了董家溝生態防護林亮點工程、邢汾高速水生態修復精品工程、邢和路荒山綠化工程等系列工程,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正在顯現。幾年來,他帶領團隊采用“郝式造林法”造林13萬多畝,植樹1000多萬株,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5%以上。經過一次次試驗、提煉、推廣、對比,“郝氏造林法”也已日漸完善,從早期的經典栽植模式,升級到高標準、省力化栽植模式,再到目前的“七彩太行”建設模式,大大小小變革有10余次,植樹效率不斷提高。
“父親帶領造林隊員堅守荒山,克服困難、踏實認真的精神始終感染著我,我一定要把這項事業堅持下去。”郝文朕說,他要弘揚邢臺城市精神,繼續帶領造林隊員克服各種難題,堅持不懈地開展植樹造林,為我市的生態環境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