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尋機關、推線索、解謎通關……中秋國慶假期,位于信都區小戈廖村的象外高臥民宿,尋寶主題沉浸式太行山村劇本游受到游客青睞。“石頭房、古樹、古村落街景就是劇本游的天然場景,身臨其境的體驗太棒了。”游客謝晶說。
這是我市豐富民宿多元化業態,加快打造太行山景區沿線民宿產業集群,助力“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信都區以云階客棧、象外高臥民宿、茶舊溝客棧3家民宿入選全省百佳特色鄉村精品民宿為契機,充分挖掘傳統村落、紅色文化等特色資源優勢,確定了15個鄉鎮的100個村作為民宿旅游產業發展重點村,繼續打造云清清民宿、邢襄客棧、山水匯木屋民宿、左坡漁村、周公山小南坪客棧、周公山云頂客棧、西塘時光等精品民宿,結合文化創意游、親子休閑游、田園采摘游等不同類型游客需求,發展鄉村旅游接待設施700余處,可提供床位2.82萬個。
“今年僅上半年就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預計全年營業收入有望較去年明顯增長。”信都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喂,您好,需要訂房嗎?目前客房還有兩間……”10月1日,內丘縣扁鵲客棧民宿客服人員幫游客進行線上訂房登記。
中秋國慶假期,內丘縣借舉辦第二屆扁鵲文化節的東風,把民宿產業作為打造太行山旅游品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有力抓手,創新發展“民宿+康養服務”新業態,加快培育集休閑旅游、運動健身、養生理療等功能于一體的康養基地,推動民宿經濟做活做熱。
“上午參觀邢窯遺址、游鵲橋水鄉,下午逛扁鵲廟,晚上住扁鵲客棧,體驗針灸助眠。”游客孫濤說,“一天之內,領略邢窯文化、七夕文化、扁鵲文化和中醫文化,不虛此行。”連日來,民宿經濟熱度不斷攀升,也帶動了景區游客流量的增加,僅扁鵲廟景區一家,單日游客人數就達2000人。
“我們設有專供游客休息健身的活動大廳、水果采摘園。在親子互動區,游客可享受和藏香豬、兔子、山羊等動物親密互動的樂趣。民宿周邊就是秦王湖、桃花源、北武當山、小西天等風景區,可以住上幾天慢慢游覽。”沙河市樂逍遙民宿負責人介紹。
在我市太行山區,民俗文化、傳統美食、土特產品、文物非遺與文創、演藝、餐飲等民宿業態不斷融合,一批地域特色鮮明、文化主題突出的民宿經濟發展示范村和“快進慢游”交通網正在謀劃建設,連片發展的民宿發展龍頭片區加快形成,鄉村振興新活力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