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走進信都區北大汪社區,映入眼簾的是粉刷一新的樓房、平坦寬闊的道路。在休閑廣場上,居民們或悠閑散步或圍坐聊著家常,孩子們追逐嬉戲……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環境越來越好了,道路平整干凈,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小區每天還都有人打掃,大家伙兒住著也舒心,居民的素質也都提高了。”說起發生在身邊的點滴變化,北大汪社區居民王建新有著說不完的話。
王建新告訴記者,北大汪社區是一個村改居小區,以前小區綠地無人管理,雜草叢生、車輛亂停亂放,還有個別人圈地種菜,居民意見很大。創衛工作開展以來,社區發動居民開展環境治理,小區樓體墻面粉刷一新,綠化帶干凈了,施劃了停車位,沒有了車輛亂停亂放現象。
王建新還自愿報名加入了該社區志愿服務隊,被選為所住樓道的樓道長,每周都會和志愿者們一起開展社會環境衛生整治、垃圾分類宣傳等便民活動。
“下一步,社區將堅持從細節抓起,從小事做起,一件一件落實、一項一項推動。深化落實創衛工作,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和日常管理,確保創衛各項工作指標達到預期目標。”該社區黨支部書記孫彥斌說。
北大汪社區是信都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堅持“里子”和“面子”并重、軟件和硬件齊抓,以創促改、以創促建,營造出“人人參與,全民動手”的濃厚氛圍,打造了一個個“干凈衛生、整潔有序、暢通便利、品質精美”的社區。
俯下身,拾起街頭的一片紙屑;彎下腰,撿起路旁的一個垃圾袋……隨著創衛工作的不斷深入,該區各社區里的不同群體、不同年齡的居民攜手共進,共同倡導健康文明新生活,為創建美好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做“創衛”的主人翁。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劉東甲通訊員檀雪、孔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