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紀念碑落成
本報訊(記者籍明泉)6月21日,邢臺市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紀念碑落成儀式暨《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宣傳月活動舉行。市委副書記呂瑞民,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郝建強出席活動。
為頌揚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的崇高精神,市紅十字會建立了邢臺市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紀念碑。紀念碑位于信都區九龍人文紀念園內,主要由紀念碑主體、捐獻者姓名紀念墻組成,占地200余平方米,集緬懷、紀念、宣傳于一體。紀念碑主體托舉人體器官捐獻標志,象征生命延續;紀念墻鐫刻著捐獻者名錄,寓意捐獻者的大愛將傳承永恒。
近年來,市紅十字會大力推動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工作,已建立報名登記服務站、專兼職紅十字協調員隊伍,制定了一套科學規范、符合市情的捐獻流程,為“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溫暖之城”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4萬人自愿登記成為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志愿者,實現遺體捐獻21例、器官捐獻138例,幫助373名重癥患者重獲新生。其中,2023年器官捐獻34例,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位列河北省首位。
活動現場,紅十字志愿者、社會愛心人士代表及捐獻者親屬等向紀念碑敬獻鮮花,并舉行了九龍人文紀念園人體器官(遺體)捐獻登記站授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