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敏 通訊員 宋小青
玻璃2.5公斤、包裝袋1.3公斤、衣物15公斤、藥品包裝0.2公斤……日前,在信都區東侯蘭村巾幗綠色愛心驛站,回收員楊志芳一邊為前來賣廢品的村民稱重,一邊夸贊她垃圾分類做得好,能多賣不少錢。
東侯蘭村巾幗綠色愛心驛站是邢臺元易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在我市設置的139個巾幗綠色愛心驛站之一。元易公司位于信都區羊范鎮,是一家來自北京的居民生活垃圾一站式全品類回收企業,去年初開始運營。
大多數人都有賣廢品的經歷。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家里產生的生活垃圾種類眾多,能被有償回收的只有寥寥幾種。然而在元易公司,廢舊的筆、洗發膏包裝瓶、鐵質茶飲盒、玻璃酒瓶,甚至體檢的X光片、食物包裝里的保鮮卡都在回收清單上。“我們有償回收除了餐廚和廁所垃圾,不帶水不帶油的171種生活垃圾。”元易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蒿告訴記者,生活垃圾沒被污染前回收分類,就能成為寶貴的資源,重復利用。
“為讓更多人認識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并踐行垃圾分類,我們在公司分揀中心旁邊建設了再生資源低碳循環科普中心,展示可回收垃圾種類及其回收后變成原材的樣品。”李建蒿說,一年多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團體數千人前來參觀學習。同時,他們還積極走出公司普及垃圾分類回收知識。去年,該公司被住建部命名為“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
“以往盡管我們反復強調,校園里還是有著各式各樣的垃圾。”中興路小學負責人說,自從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回收,現在校園里基本看不到可回收的垃圾。
7月7日,該公司回收數字化平臺大屏幕上顯示,總回收量2356.63噸,總回收金額236萬元,當天回收量已達18.9噸。該公司總經理張忠保表示,將繼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網點融合,實現垃圾分類、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