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24年省“千名好支書”、邢臺冀泉供水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黨支部書記曹茂康
本報記者 劉瑞鳳
7月17日,邢臺冀泉供水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內,“茂康創新工作室”各組骨干人員聚集在會議室,對上周數據分析、測漏情況匯報商討。黨支部書記曹茂康正帶頭對查找管網漏點、漏損維修等工作進行安排。
“自來水是城市的‘血液’,供水管網就像流動的‘血管’,我們每天都要對這條重要‘血脈’進行監測,365天隨時待命。”曹茂康介紹,為全面降低管網漏損率、提升供水服務質量,2020年5月,他牽頭成立“茂康創新工作室”,通過分區計量、DMA小區建設等技術手段,變被動搶修為主動維修,連續幾年控制供水漏損率在9%以下。
一天夜里,創新工作室的數據分析監測儀突然發出警報,后臺提示位于襄都區的春蕾花園小區夜間瞬時流量達到每小時15立方米。曹茂康說,一般凌晨2時至4時的平均流量約每小時2.5立方米。我們判斷小區管網存在漏點。
“測漏組立刻行動,關停閥門縮小測漏范圍,一定要在短時間內找到漏點。”“維修組準備工具隨時待命,一旦漏點確定立即開始搶修。”……在曹茂康的指揮調度下,創新工作室各個小組連夜出動,各項工作無縫銜接,天還沒亮就已經把該小區19號樓西側PE160×110異徑直通開裂漏損點搶修完畢。
每次搶修,曹茂康都要親自到場,為的是掌握第一手資料。大到周圍環境、施工過程,小到管道粗細、材質、深淺,他都逐一記錄。“地下供水管道管徑、材質各不相同,有時還會與燃氣、熱力等管網縱橫交織。我們就像急診醫生一樣,術前要拿出預判方案,術中要掌握技巧,能應對各種未知和突發狀況。想要在搶修時‘找得著、關得住、速度快’,還要靠精細的手上功夫。”曹茂康說。
在曹茂康的帶領下,創新工作室凝聚基層職工智慧、創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務溫度,著力解決企業用水“操心事”、化解居民用水“煩心事”、辦好供水服務“貼心事”,漏損率指標連年降低,每年節約成本約423萬元。
“世上沒有不辛苦的事兒,一根根管網連著千家萬戶,牽著百姓冷暖,保障城市供水管網安全,苦點、累點都值得。”曹茂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