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籍明泉 通訊員王貝貝)日前,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邢臺市“互聯網+特種作業人員綜合管理服務”系統應用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電氣焊作業管理,降低動火作業引發事故的風險。
即日起至12月底,我市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電氣焊作業數字化監管服務應用,督促企業更好落實主體責任、采取有力措施,并利用平臺提供電氣焊作業供需對接、人員培訓等服務,為防范化解電氣焊作業安全風險、推動電氣焊作業數字化監管服務轉型提供堅實支撐,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實施方案提出,我市將堅持數字化賦能,主要從強化系統應用培訓、開展電氣焊設備“加芯賦碼”、掃碼應用等方面推進系統應用工作,筑牢電氣焊作業防火墻;組織開展系統應用培訓,推動涉焊企業(場所)對電焊機賦碼或加裝物聯網芯片、賦專屬二維碼,統一接入“互聯網+特種作業人員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年底前完成電焊機“加芯賦碼”改造,基本實現全覆蓋。
在強化流動電氣焊作業人員監管方面,我市將實施流動電氣焊作業“人機匹配”,實時動態管控流動電氣焊作業;嚴格實施“逢查必核”機制,加大城鎮有關修理安裝店和流動電氣焊作業執法覆蓋面;做好電氣焊供需對接服務,有效杜絕無證上崗作業現象。
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武軍表示,將通過實施數字化技術改造,建立覆蓋作業與管理人員、電焊機生產廠家、涉焊企業(場所)電焊機、流動電氣焊作業、電氣焊供需市場建設的全市電氣焊作業全鏈條管理與服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