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文靜通訊員李健)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各類經營主體加速釋放活力,截至10月底,全市經營主體總量達到95.71萬戶,同比增長5.89%。其中,企業27.83萬戶,同比增長10.58%;個體工商戶66.96萬戶,同比增長4.18%。
數據顯示,作為我市經營主體中占比較大的個體工商戶,前10個月凈增24246戶。截至10月底,我市個體工商戶一二三產業戶數比為5.07∶11.5∶83.43,個體工商戶戶數最多的三個行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
今年以來,我市出臺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加強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從市場準入、質量提升、降本減負等方面推動經營主體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尤其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優勢,對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進行精準幫扶。此外,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組織各地開展“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申報工作,召開座談會了解個體工商戶實際困難并及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推動各項紓困政策落地,一系列具體措施和優惠政策極大激發了個體工商戶發展活力。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企業的干擾,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進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依據企業信用風險分級分類開展隨機抽查,并持續完善經營主體信用修復機制。截至10月底,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提出申請修復的6770條次數據全量進行信用修復,及時補齊企業“信用缺口”,使得企業無障礙拓展市場。此外,引導企業用好、用活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有效破解科技創新型企業“輕資產、缺擔保、融資難、融資急”難題,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