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露橦、王帥薇、席晶、王潤恒、籍明泉)惠風和暢,笑語歡騰。1月28日,農歷除夕,邢襄大地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機場、車站熱鬧繁忙,景區景點人氣高漲,節日氣氛歡樂祥和。
■回家路上暖意濃
今年春節是邢臺褡褳機場通航后迎來的第一個春節。1月28日,機場航站樓內,候機大廳被大紅燈籠、大紅福字裝點得喜氣洋洋。
“家門口的機場通航了,真是太方便了。從辦理登機手續到穩穩落地,總共不到3個小時,這回家路,又快又省心。”從四川成都回邢臺過年的張志濤眼神中滿是欣喜。
“歡迎回家蛇年大吉”“新春快樂 闔家幸福”等新年問候語音播報在候機大廳循環播放,與乘客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讓張志濤覺得暖意融融。
1月28日下午,邢臺東站候車大廳里很是熱鬧。車站工作人員精心準備了福字、窗花等新春小禮物,現場與旅客互動猜燈謎、普及鐵路出行常識、開展趣味問答等活動,吸引眾多旅客積極參與。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歡聲笑語不斷,讓原本單調的候車時光變得趣味盎然。
“我們還為今晚最后一班到站列車的旅客,準備了愛心水餃,讓沒能及時到家吃上年夜飯的旅客,也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和家鄉的溫暖。”邢臺東站值班員徐磊說。
■泉城古城鬧新春
春節前夕,百泉鴛水公園西北角,打造一新的瓦罐泉景觀向游人開放。
1月28日正午,泉水伴隨著大小不一的珠泡,從3口瓦罐景觀中不斷涌出,流入下方的水池中,陽光照耀著水面,仿佛灑下了一層碎金。
“這個泉的景致太獨特了,光影在水面和池底的鵝卵石上變幻,每一張照片都有不一樣的韻味。”攝影愛好者游鳴歧從不同角度捕捉瓦罐泉的靈動之美。
“聽爺爺說,以前的瓦罐泉,泉水清澈甘甜。后來泉水干涸,大家都覺得可惜。”襄都區東汪鎮前晉祠社區居民王潤瑩說,如今,百泉復涌,成為邢臺獨特的自然文化符號和寶貴財富。
“早就想到邢臺來賞泉,趁著春節放假,就帶家人一起來了。沒想到來這兒不光能賞泉,還能吃美食、買特產、看演出,綜合體驗真不錯,讓我對邢臺有了新的認識。”山東聊城游客鄧悅悅說。
飛檐斗拱、紅墻青瓦相互映襯,互動演出精彩紛呈……28日下午,天寧寺文化園試開放,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讓市民感受傳統文化與新春氛圍的奇妙融合。
2023年以來,我市依托始建于唐代的天寧寺文物遺存,規劃建設天寧寺文化園,開展天寧寺原有部分建筑的復修工作。“邢臺有3500多年建城史,是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我們希望游客走進天寧寺文化園,能直觀感受邢州古城昔日的輝煌風貌。”項目負責人、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新媒體中心主任季陽說。
“今年春節,有了祈福納吉的新去處。”市民謝晶很開心,她說,要把自己在這里的所見所聞都講給家人聽,春節假期,要再帶家人來。
■消費場景業態新
2024年,邢臺人有了自己的郊野公園。邢襄生態園作為白馬河市區段最重要的景觀工程,依托國有林場、森林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資源,經過提升改造,建設成為簡單、實用、親民、大氣的5000畝“城市綠肺”。
1月28日10時許,邢襄生態園園區西門,7名情景劇演員準時到位彩排。大年初一開始,他們將在園區連續表演7天,采取舞蹈、劇情互動、巡游互動等沉浸式互動方式,向游人傳遞新年祝福,豐富消費者的假期生活。
與此同時,在邢州古城好南關街區附近的中北過街天橋,市城管局市政維護中心的橋梁管護人員李永偉和他的同事,忙著對步行梯防滑條、電扶梯扶手帶、天橋護欄等設施逐一檢查,保障春節假期設備運轉服務正常。
夜幕降臨,邢州古城、七里河畔流光溢彩,萬千燈光點亮城市夜空,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據悉,春節假期,除夕撞鐘祈福、民國風沉浸式實景演出、新年燈會、水面演繹、消費品以舊換新、非遺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動將在中心城區舉行,聚集八方來客“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讓城市煙火氣不斷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