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芳 通訊員王曉菲)“電焊機‘加芯賦碼’以后,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焊工才能使用,能有效規避無證作業的風險。”近日,在潤泰救援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電焊工薛紀魁正在進行電焊作業前的準備工作。
去年11月以來,我市積極落實電氣焊安全監管服務“一件事”改革,通過推進電焊機設備的“加芯賦碼”,建立健全電焊作業數字化監管機制,全面整頓電焊機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持假證上崗等行為。
為摸清底數、加強監管,我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詳細摸排電焊作業場所、電焊設備數量、持證焊工情況,建立數據庫。同時,派出安裝技術人員按照邊安裝、邊培訓的原則,在安裝現場指導電焊機持證人員完成電氣焊作業智能化監管平臺信息注冊。
通過物聯網技術加裝芯片后,每臺電焊機都擁有了一個專屬二維碼,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焊工掃描電焊機上的二維碼進行驗證,實現“人機”匹配后方可開機作業,為電焊機焊牢“安全鎖”。截至目前,我市4500余臺電焊機已完成“加芯賦碼”改造,在工礦商貿領域基本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