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全力推動民營企業向“新”發力
建強用好平臺 培育良好生態
本報訊(記者高敏通訊員劉琳)“在科技部門牽線搭橋下,天津大學科技特派團幫助我們轉化5項專利技術,不僅節能降耗、提升生產效率,還有效提高產品、服務的差異化和競爭力。”3月30日,南宮市精強連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岳海軍開心地說。
今年,市科技局將圍繞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建強用好科技創新平臺,加強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落實科技特派團制度,大力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培育良好創新生態,全力推動民營企業向“新”發力,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以來,我們動態調整完善高企、國科小培育庫,對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進行梯度培育、差異扶持。”市科技局副局長李文彬說,他們大力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著力建強用好科技創新平臺,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提高研發活動覆蓋面。實施創新平臺提升工程,大力提升創新平臺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和輻射功能,推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
聚焦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該局將舉辦科技成果直通車等對接活動,重點對接京津“大院大所”,動員本地高校院所與縣域產業開展對接,鼓勵企業與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構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開展技術轉移精準對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同時,持續推進科技特派團對有需求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覆蓋,拓展縣域特色產業科技特派團覆蓋面,提升我市民營企業創新能力。
在培育良好創新生態方面,市科技局著力營造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支撐、金融支持的一流創新生態,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鼓勵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實施收入分配改革,允許科技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權。配合銀行、保險機構開發科技成果轉化貸、研發損失險等專屬產品,有效緩解科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