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本土企業 扎實做好央企引進
“龍頭”引領特色產業集群向上向新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4月1日,在位于市經開區的中車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大型機械忙碌不停,工人們在作業點位上進行焊接施工。“項目工期緊、任務重,作為施工方,我們倒排工期,高標準嚴要求加快建設。”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石星說。
聚焦新能源裝備產業,我市大力推動去年引進的新疆特變電工輸變電裝備、中車新能源裝備、中船氫能制儲、陽光電源儲能裝備等8個單體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加快落地投產見效,盡快形成千億級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
我市堅持大項目引領、大企業帶動,一方面積極引進龍頭知名企業落戶,另一方面全力支持本土企業發展壯大,產業集群營收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增長。
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企業上市為導向,以優化生態為支撐,我市大力培育創新卓越的“領跑者”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等龍頭企業。目前,全市累計培育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2家、省級單項冠軍企業75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6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4家。宇騰羊絨“領跑”清河羊絨及制品產業集群,鑫泰軸承“領跑”臨西軸承產業集群,歐耐機械“領跑”平鄉自行車(童車)產業集群……全市累計培育“領跑者”企業79家,數量居全省前列。
針對晶澳太陽能、中航上大、德龍鋼鐵、玉鋒、今麥郎等龍頭企業,我市堅持“一企一策”,在項目審批、用地指標、能耗指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幫助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同時,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加強產業鏈協同發展,加快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聚集發展并融入供應鏈體系。
“龍頭企業不僅帶動了‘鏈’上企業快速發展,還提高了行業標準,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聯動提升。”市市場監管局標準管理科科長麻東介紹,近年來,平鄉縣先后引進好孩子、富士達等龍頭企業后,通過培訓指導,帶動與其配套的數十家企業產品質量水平大幅提升,推動縣域自行車(童車)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躍升。
根據《邢臺市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2025年工作要點》安排,今年,我市緊盯“領跑者”培育,實施新一輪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全力培育一批體量規模大、創新水平高、行業帶動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龍頭,力爭營業收入超50億元企業達到8家以上,新培育“領跑者”企業5家以上、省級單項冠軍企業5家以上。
林海國際技術交流中心有限公司順利從北京市遷移至沙河市,市高新區完成物通易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疏解工作,寧晉縣新注冊1家央企三級子公司……一季度,我市在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的同時,扎實做好央企引進,強龍頭、延鏈條,全面提升落戶央企質效,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實現質量、規模雙提升。
“結合全市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的特點和需求,堅持強筋骨、壯龍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布局起勢、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科科長劉會芳說,今年,我市將進一步依托龍頭帶動,強化技改賦能,常態化開展技改投資倍增行動,推動全市特色產業集群向上向新,邁向更高發展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