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創新實施市直離退休干部黨建協作聯創機制
整合優勢資源 激活銀發力量
本報訊(記者王帥薇 通訊員張帆)日前,市直離退休干部黨建協作聯創第三組組長單位組織50余名老干部走進沙河紅薯嶺現代農業基地和古村落王硇村,開展“踏青怡情·尋春訪古”主題黨日活動。
市委老干部局以加強離退休干部黨建為抓手,創新實施市直離退休干部黨建協作聯創機制,優化整合市直單位優質資源和優勢力量,把83家市直單位分為6個協作聯創小組,每組設1個組長單位、2個副組長單位,局機關選派正科級干部擔任聯絡員,形成“組長牽頭、成員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推動市直單位資源共享、陣地共用、活動聯辦,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銀發黨建生態圈。
“過去組織活動就像‘小馬拉大車’,有的單位人多場地小,有的缺乏專業人才,導致老干部黨建工作出現不平衡、活動少等情況。”一位老干部道出過往困境。針對這種情況,市委老干部局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多方論證求解、充分征求意見,通過不斷豐富拓展協作聯創活動內容和形式,在市直層面構建起一個全覆蓋、立體式、聯動式的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網絡。
“這種機制如同串珠成鏈,讓分散的資源煥發新活力。”市直離退休干部黨建協作聯創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長李慶波說,“市檢察院等司法部門有法律專家、調解能手,各大醫院、學校有專家、教授,還有各個部門老干部隊伍人才濟濟,現在這些優勢資源都能共享了。”
不久前,協作聯創成員單位——市中級人民法院牽頭組織了一場中醫養生講座,為來自市中級人民法院、邢臺學院等17個單位40多名老干部系統講解了中醫保健養生要訣,并提供一對一診療服務。“跟著協作組參加活動,不只能聽到不同領域專家講課,連看病還有‘專屬指導’,資源更多、實惠更實在。”參與活動的老干部王法禮感慨道。
協作機制帶來的“化學反應”不止于此:第一協作組組長單位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月滿中秋·情滿泉城”全市中秋交響音樂會,為成員單位200多名老干部送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第三協作組組長單位市檢察院牽頭組織了慶重陽文藝演出活動,溫暖了200余名老干部;第四協作組組長單位市人社局舉辦了健康知識講座、九九夕陽紅筆會和迎雙節戲曲票友展演活動,惠及400余名老干部……
組長單位發揮部門優勢、多部門協作聯創,碰撞出更多“1+1>2”的聚合效應。截至目前,6個協作聯創小組累計組織離退休干部開展黨建交流、參觀考察、紅色教育、聯合榮退、文藝演出、書畫展覽、觀摩學習、志愿服務、健康義診、文體比賽等特色活動100余場次,吸引2萬余名離退休干部參與其中,凝聚起市直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的強大合力。
在此基礎上,市委老干部局定期組織召開領導小組和6個協作組座談會,征求意見、總結經驗、解決問題,進一步推動黨建協作聯創單位擴容、服務拓面、運行提質、機制增效,著力打造“邢臺號”黨建協作聯創品牌,推動實現市直老干部工作從“一人獨唱”到“團隊合唱”、離退休干部黨建活動從“一花獨放”到“百花齊放”、老干部工作者從“獨自作戰”到“集團作戰”。
“離退休干部黨建不是‘夕陽工程’,而是‘朝陽事業’。”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高華銳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提升市直離退休干部黨建協作聯創機制,推動縣(市、區)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創新,不斷拓展豐富離退休干部黨建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讓全市6萬余名離退休干部在基層治理、文化傳承中持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