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院校專業布局、深化校企一體化辦學、建設科研對接平臺
我市圍繞產業需求構建立體化人才培養體系
本報訊(記者王帥薇)4月7日,在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設備實訓車間,學生們按照企業標準正在開展實操訓練。“這是我們和海裕鋰能共建的工程創新班,從課程設置到實操訓練都是圍繞企業實際生產進行的。”該校教務處處長任立軍介紹,這種“招生即招工”的培養模式,讓學生畢業就能實現“零適應期”就業。
2023年以來,我市啟動專業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建立起“產業—專業—就業”動態適配機制,通過調整專業、深化校企一體化辦學等措施提升人才培養精準度。今年,市教育局重點圍繞人工智能、新能源、食品加工等六大產業,計劃于二季度完成37個中高職專業建設,年內完成2000名“3+2”中高職學生貫通招生,加快構建立體化人才培養體系。
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僅需要圍繞產業需求設置專業、培養學生,還需要企業參與其中、協同推進。在邢臺漢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維修車間里,邢臺現代職業學校教師董平正在指導學生對維修車輛進行維修保養。作為“雙師型”教師培養計劃的一部分,他將在企業進行為期2個月的實踐鍛煉。與此同時,漢龍汽車公司的技術骨干靳志遠也走進校園,在課堂上講授新能源汽車的維護保養實操技能。
這樣的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是我市深化校企一體化辦學的縮影。去年,全市共有1839名教師進入企業鍛煉,755名企業工程師或技能型人才進入學校兼任教師。同時,校企間持續開展“院校·園區·企業互聯同創共贏活動”“職業教育活動周”等特色活動158項,促進新增合作項目18個,合力開展技術攻關523項,不僅為企業帶去先進管理經驗,也讓院校接觸到一線最新的生產技藝,為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二季度,我們還計劃組織召開15場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同時打造‘市一校一班’三級競賽體系,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就業。”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于京禮表示,深化產教融合沒有終點,他們將繼續完善需求導向、協同育人、精準服務的工作機制,讓更多邢臺工匠在產業升級的舞臺上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