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扎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柏鄉縣委書記 王鵬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柏鄉縣委始終堅持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做好國家安全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一、全面落實國家安全工作責任,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并寫入黨章;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以專章論述和部署國家安全工作,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對此,柏鄉縣委堅持把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與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一體領會、一體把握、一體落實,把維護國家安全融入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堅決落實黨委(黨組)國家安全責任制,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立足防為先、又有效處置風險,形成了黨委統籌抓總、部門各司其職,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大安全工作格局,持續推動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二、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柏鄉縣委堅持把國家安全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強化風險意識,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機制,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能力,以安全穩定的環境保障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筑牢政治安全基石,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旗幟鮮明同危害政治安全的各種言行作斗爭。堅持黨管意識形態不動搖,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月調度機制,持續強化學校意識形態工作。嚴格政府債務預算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食品安全責任制等。另一方面,立足縣域實際,搶抓雄安新區建設機遇,在融入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借勢發展自己,讓中國式現代化在柏鄉展現勃勃生機。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局,2024年累計謀劃了8大領域180條改革任務,推出多項“小切口”改革舉措,13項省級以上改革試點落地柏鄉,為縣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改革活力。堅持工業立縣,一手抓傳統產業提升,包裝新材料集群實現三年營收翻一番;一手抓新興產業引育,項目觀摩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堅持農業強縣,搶抓食品加工產業隆起帶建設機遇,入選首屆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全國100個小麥單產提升建制推進縣,好面緣集團入選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堅持文化興縣,成功舉辦十二屆漢牡丹文化節,塑造推廣“劉秀登基之地、神花牡丹之鄉”文化名片。
三、深入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
柏鄉縣委持續引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步調,動員全社會打好維護國家安全的人民戰爭。一方面是建強干部隊伍。堅持把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深度融入縣委黨校主體班次教學。充分發揮縣委黨校“國安宣教講師團”作用,系統闡釋、深入解讀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能力。著力建強國家安全干部隊伍,選拔培養一批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干部,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不斷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國家安全工作的每一項任務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另一方面是贏得群眾支持。柏鄉縣委始終把人民作為國家安全的基礎性力量,構筑起維護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立足長遠謀布局,深度整合宣教資源,謀劃構建了“一園一街兩區三基地”的國家安全宣教陣地體系,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宣教格局,為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搭建了堅實平臺;繪制了“柏鄉縣國家安全宣教陣地圖”,形成上下同宣、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廣泛宣傳、凝聚合力,依托老兵講國安,傳承紅色基因;發揮新就業群體優勢,創新開展“‘小包裹’守護‘大國安’、外賣送‘安全’”等系列活動;弘揚非遺文化,開展主題書法創作展、主題剪紙等特色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天天415、國安日日宣”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