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人出游愛上“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本報訊“不是熱門城市去不起,而是家門口的風景更有性價比!”假期出游,越來越多的市民不再擠爆熱門景點,而是轉身擁抱身邊的山水田園。從“特種兵式旅游”到“躺平式度假”,如今人們的假期出游方式正悄然改變,慢下來,才能遇見真正的詩意。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退休市民李先生沒有加入“人從眾”的旅游大軍,而是和老伴兒住進西部山區的民宿。清晨聽鳥鳴,夜晚數星星,“這種慢節奏,才是退休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他笑著感慨。退休5年來走遍名山大川的李先生發現,自己家門口山區民宿的環境品質甚至優于許多外地網紅店,“不用奔波,心靈反而更放松”。
像李先生這樣選擇“就近躺平”的游客正成為新主流。臨近端午,90后市民小魏早早規劃起“邢臺兩日深度游”:首日帶外地親友住山區民宿,次日逛好南關,探訪邢臺博物館,游覽百泉鴛水公園,第三天用本地特色美食“收尾”。“要讓親友見識邢臺不輸外地的山水人文!”小魏的行程單上,不見密集打卡的匆忙,只有“慢品煙火”的從容。
記者進多個社區采訪時,多位受訪市民坦言:“過去覺得旅游必須‘走出去’,現在發現‘家門口’也能療愈身心”。在多個社交平臺上,有網友分享在邢臺旅游的攻略,其中到臨城崆山白云洞探秘,在全國“最美農村路”抗大路騎行,被冠以“邢版有風的地方”新標簽。
一旅行社負責人表示:“現在游客更關注一桌鄉野菜、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這種‘小確幸’恰恰是本土文旅的新機遇。”
(記者 張嬋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