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文靜 通訊員 劉衛波
5月19日一上班,邢臺軋輥沃川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迎廣照例與派駐馬鞍山鋼鐵公司的維保基地負責人通起電話,詳細了解對方焦爐護爐裝置的最新運營狀況、維保進展等,并就備件更換儲備提出相關建議。
中鋼邢機設備制造公司重組為沃川公司后,張迎廣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拿出些硬核實招,讓企業走向新生?他經過細致調研發現,工業設備行業的后市場服務利潤遠高于整機利潤,還能給企業帶來充足的現金流,發展空間巨大。今后,沃川不能僅做一錘子買賣業務,而要從“單腿跳”轉向“兩條腿走路”,從單一設備的研發加工制造向“裝備制造+服務”轉型,拓展下游后市場服務業務鏈條,通過塑造業務協同優勢,進一步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于是,公司創新推出“營銷服務鐵三角”戰法,組建由銷售、技術和生產人員組成的“多兵種”營銷隊伍。營銷隊伍通過上門服務,摸清客戶對原材料的具體需求,進而針對性加以改進,提供個性化產品,提升客戶設備采購率。
同時,成立專門的工程技術公司,為客戶提供設備維保、技術咨詢、智能運維、零配件供應等服務,還在類似馬鞍山鋼鐵公司這樣的大客戶廠區設立維保基地。后市場增值服務對企業收入的貢獻率逐漸加大,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沃川公司后市場業務收入占比從8.5%穩步增至23.7%,公司也因此被評定為河北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企業試點。
眼見“兩條腿走路”拓市場成效明顯,張迎廣又適時搭建“比武練兵”平臺,啟動勞動競賽,以賽促學推動增產增效。“過去總按老經驗干活,比賽倒逼我們跳出舒適區。”工人馬壯感慨道。日前,經過激烈角逐,他所在的數控車床班組在“搶制爐門保產出”勞動競賽中獲得冠軍并領取到獎金。
從毫厘之間的較量到毫厘之間的突破,勞動競賽成為工人技術創新的孵化場。通過一場場勞動競賽,噸產品的各項能耗指標在下降,生產成本隨之降低。伴隨各項生產工藝改進,產品質量、產量同步提高。2024年,沃川公司完成產值2.5億元,營業收入保持年均3.4%的增速。
眼下,沃川開發的大型焦爐護爐裝置規格國內最大、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廣泛應用于寶鋼、武鋼、首鋼京唐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沃川公司成功蹚出一條改革重組的新路,躋身成為行業龍頭,被認定為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國冶金設備維修改造企業資質等級AAA級資質企業,張迎廣因此獲評“2024年度河北省優秀民營經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