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崗公司創新經濟林高效生產關鍵技術
攻克山地旱澇難題 實現產業生態雙贏
本報訊(記者尚子琪)5月19日,走進內丘縣崗底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蘋果樹綠意盎然。“依靠這項技術,蘋果栽植成活率最高可達94.6%,單果果重普遍在250克以上。”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振宇介紹。
楊振宇提到的技術,正是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參與研發的“太行山退化山地旱澇災害消減及經濟林高效生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前不久,該項目榮獲2024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其成果為太行山地區經濟林發展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太行山地區地形復雜,山地退化嚴重,旱澇災害頻發,嚴重制約了經濟林的發展。“以前,一場大雨就能把果園沖得七零八落。干旱的時候,果樹還會出現葉片萎蔫、果實發育遲緩等現象,果園生產經營效益難以穩定保障。”楊振宇說。
面對嚴峻的產業困境,河北農業大學聯合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針對太行山干旱退化山地難題展開攻關。
歷經11年“產、學、研、企”協同攻關,科研團隊取得了一系列關鍵突破。他們創建了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太行山區干旱退化山地旱澇災害消減技術體系,研發出瘠薄山地“工程措施增厚土層+生物措施攔蓄徑流+施肥措施提升土壤肥力+減少水分流失”的以林為主的蓄水保土抗旱緩洪技術新模式,使黃櫨、蘋果、核桃造林成活率91.3%到94.6%,保存率86.1%到92.3%,促進太行山區干旱退化山地科學治理。
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科研團隊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篩選出適宜的核桃品種“綠嶺”“遼寧1號”、蘋果品種“紅露”“中秋王”,創新了太行山區主要經濟林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發明了可將作業效率提高50%以上的核桃智能播種機和核桃苗平茬機,篩選出2株可顯著促進核桃生長的解磷細菌菌株。
該項目成果支撐了中國馳名商標產品“富崗”蘋果和“綠嶺”核桃打造,扶植10個新型農林業經營主體,培訓果農10余萬人次。近三年來,該技術成果已在太行山地區累計推廣應用126.21萬畝,新增利潤13.576億元,有力地支撐了太行生態環境保護和特色林果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