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雨晗)歲月悠悠,又至端午,迎風入夏,蒲艾飄香。連日來,我市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端午主題活動,讓傳統習俗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做手工、包粽子、看表演……在隆堯縣泜河社區,“粽香傳廉韻清風潤萬家”活動吸引居民踴躍參與。“親手制作的艾草錘能用來按摩養生,也寄托著安康喜樂。”居民李金改說。
5月30日,廣宗縣文化館里粽葉翻飛、糯米飄香,一場包粽子手工體驗活動熱鬧開啟,參與者們沉浸在制作傳統美食的樂趣中。端午節當天,南和區澳林·城市之窗舉辦包粽子大賽,選手們爭分奪秒,把對節日的熱情包進一個個飽滿的粽子里。
掛艾葉、戴香囊,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與中草藥息息相關。5月31日晚,內丘縣中醫藥康養市集在扁鵲廟開市。內丘邢棗仁、棗葉茶等康養類土特產琳瑯滿目,五彩繩手鏈編織、祈福條幅懸掛等活動寄托人們美好的向往。與此同時,內丘縣還在龍門客棧民宿開展土特產市集活動,文創產品與特色美食、手工藝品吸引眾多游客,一同感受傳統習俗的魅力。
當端午節遇上兒童節,市中醫醫院的活動同樣精彩。在該醫院古城院區和守敬院區,醫師帶領孩子和家長一同學習八段錦,佩戴五彩手繩,感受中醫養生的魅力;一旁的繪畫專區,小朋友們佩戴著端午香囊。
文博場館內,端午文化氛圍濃厚。5月31日上午,市圖書館舉辦“識藥材,做香囊,共嗅藥草香”主題活動,12組親子家庭在醫師帶領下,認識傳統中藥材,制作驅蚊避疫的香囊。郭守敬紀念館內,退伍老兵講述故事,和工作人員、游客一起包粽子,讓大家在活動中傳承紅色精神。邢臺博物館推出非遺科普活動和掐絲琺瑯體驗活動,參與者動手創作龍舟競渡、粽葉飄香等端午主題作品,體味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