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成立五十個協會(商會),助力企業破解周轉資金匱乏、標準化建設滯后等共性難題
特色產業集群插上“騰飛之翼”
本報訊(記者王帥薇)近日,平鄉縣匯軒自行車廠內,工作人員正忙著趕制訂單,各種零部件經過流水線,被組裝成為一輛輛精美的自行車。“多虧了平鄉縣玩具和嬰童用品商會協調推出‘童車e貸’純信用貸款政策,讓我們不用擔保就獲得100萬元貸款,解決了資金周轉難題。”廠長蘇明珠說。
這是我市行業協會(商會)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圍繞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我市積極建立行業協會(商會),凝聚合力,助力企業破解周轉資金匱乏、標準化建設滯后、資本運作能力薄弱、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等共性難題,為產業集群發展構建起多維支撐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行業協會(商會)50個,成為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騰飛的重要力量。
針對產品在市場中競爭優勢不足這一現象,沙河市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從頂層設計入手,推動產業升級,花費120萬元聘請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編制《沙河玻璃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借助國家級頂層專家為沙河玻璃產業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同時,協會引導玻璃生產企業參與平板玻璃國標修訂,鼓勵各企業制定工業用石英砂、純堿技術要求以及高于國標的企業標準,有效提升沙河玻璃在行業內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聚焦傳統制造業資本運作能力薄弱、“分散經營”的問題,任澤區機械行業協會以資本運作為突破口,推動“鏈主”企業整合產業鏈資源,探索重組上市模式。借鑒國企重組模式,協會引導龍頭企業并購優質配套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當前,區域內就有1家企業正在進行上市前期準備工作。這一模式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樣本,推動產業集群從“分散經營”向“集團化發展”跨越,提升產業集群整體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在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進程中,各行業協會(商會)積極發揮作用。寧晉電線電纜行業協會助力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內聚外聘,組建起高層次、經驗豐富的階梯式科研人才團隊;隆堯縣食品工業協會制定聯盟標準、行業準則,對與區域品牌相關的公共資源實施務實有效的管理……
目前,我市相關部門還在持續推動未建會集群成立協會、商會,強化產學研平臺建設,引導更多企業參與標準制定、品牌培育和資本運作,致力營造“協會搭臺、企業唱戲、創新驅動、集群發展”的良性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