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縣軸之城產業園項目一期6家企業全部投產,項目二期預計7月中旬建成
世界高端軸承企業集聚地加速崛起
本報訊(記者郭雨晗)6月4日,位于臨西縣軸之城產業園的塞艾斯(河北)工業發展有限公司內,全自動車銑一體加工設備和軸承座加工設備高速運轉,一件件高精密軸承產品排隊下線。“這個車間主要加工軸承座和農機軸承單元,目前全年產能已經排滿,九成以上訂單來自海外。”企業中方負責人索恩康介紹。
在軸之城產業園,像塞艾斯(河北)工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樣的國內外軸承領軍企業已有6家完成入駐并全部投產;項目二期預計7月中旬建成,6家企業等待進場,10余家有合作意向的企業正在進行洽談,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去年以來,臨西縣緊盯國內外行業龍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全面開啟國際化招商,持續實施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引進更多央企和國內外一流軸承企業項目,全力打造世界高端軸承企業集聚地。
“臨西軸承經過近50年發展,已實現規模化并向集約化、品牌化邁進。如今建設發展軸之城產業園,就是要推動臨西軸承走向國際。”臨西軸承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德剛介紹,產業園采用“一心+五區”規劃布局,建設1座國家級軸承研發檢測服務中心和軸承產業改造提質區、軸承知名品牌產業帶動區、軸承智能制造引領區、軸承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倉儲物流區等5個園區。
從項目簽約到第一條標準化生產線投產運行,塞爾維亞Z&S軸承項目只用了不到1年時間;建龍哈軸(河北)軸承工業有限公司引進智能化生產設備后,每條生產線日產能超萬套,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成功吸引企業入駐只是第一步,用優質服務助力企業扎根成長才是關鍵。”臨西縣招商服務中心主任畢書東介紹,他們積極推進“管委會+公司”運行模式,成立臨西縣軸之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構建完善互補、緊密協同的產業配套體系,并成立服務專班,優化服務流程,圍繞入駐、生產、銷售全流程,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支持、市場開拓等一系列增值服務。
前不久,中塞(國際)軸承產業共享實驗室合作共建簽約活動在臨西縣舉行,計劃在中國和塞爾維亞兩地分別建設實驗室,通過共享軸承研發技術和檢測數據,提升產品質量。以外引內育為抓手,軸之城產業園在成功引進落地先進制造項目的基礎上,持續招大引強,深化與中軸協、洛陽軸研所、歐洲相關研發機構合作交流,為產業走向高端賦能。
“我們還將依托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中電建新能源產業園等駐塞爾維亞現有基礎,加速整合產業、市場、物流等互補要素,同步建設商貿物流加工基地,加快推進冀鐵內陸港項目,搭建雙向投資、高效生產、便捷貿易的綜合性共享平臺。”臨西軸承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曹來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