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支持企業提升含“新”量
隆堯縣:數智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 通訊員潘志方、賈靜)6月5日,在隆堯縣福頂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6頭智能激光切割機裁剪出的毛絨玩具布料經過縫制,進入下一生產環節。“今年,公司投資700余萬元,購入激光切割機、繡花機等百余套智能設備,助力企業提質增效。”公司總監王彩虹說,現在使用的智能激光切割機可成倍提升裁剪速度,降低人工干預頻次。
隆堯縣大力實施“2443”工程,在持續壯大食品加工和綠色智能鑄造兩大主導產業的同時,以裝備制造、紡織服裝、毛絨玩具等產業為重點,通過強化政策引導、升級技術設備、深化產學研合作等舉措,強化數智賦能,推動傳統產業向新、向綠、向智煥新升級。
“我們成立工作專班,制定《隆堯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任務實施方案》,明確3年發展目標及12項重點任務。通過系統化、全流程改造提升,推動規模較大、發展意愿強烈的企業成長為龍頭企業或‘鏈主’企業,引領帶動傳統產業協同發展,力爭今年實現傳統產業營收增長10%以上。”隆堯縣委書記楊立彬說。
6月6日,在寬衍(河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實驗基地,工作人員按下遙控器啟動按鈕,一架無人機迅速起飛,按照設定路線對模擬橋梁進行全面檢測,并通過大數據模型,很快完成缺陷定位、損傷評估及檢測分析。
“這款異形結構無人機巡檢系統是企業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發的。”該公司副總經理苗輝介紹,此巡檢系統搭載了視覺、超聲波等多種傳感器,可以完成復雜場景下的各種檢測項目。
隆堯縣積極引導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通過自主研發、聯合研發、成果轉化等方式,提升企業含“新”量。“目前,我們與河北工業大學達成初步合作,由其組建專家技術團隊,為企業把脈問診,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隆堯縣科工局局長陳占華介紹,年內,他們還將組建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科技特派團,深入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此外,瞄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隆堯縣還探索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產品質量檢測站,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產品監測、設備引進等多方面服務,構筑發展強磁場;成立服裝協會、規范汽配鑄造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制定標準、加強合作、開展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促進傳統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