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明明
眼下,柏鄉縣營兒村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迎來豐收季,“訂單農業”模式讓小小蔬菜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走進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翠綠的黃瓜、鮮紅的西紅柿掛滿枝頭,各類蔬菜長勢喜人,繪就一幅五彩斑斕的田園畫卷。村民們在棚內穿梭采摘,一箱箱新鮮果蔬通過冷鏈運輸車發往各地農貿市場。
“我們基地主要采用‘訂單農業’模式,從種子篩選、育苗、移栽到田間管護,全程按照標準化生產,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蔬菜產量能提升20%,預計今年產量在5萬噸左右。”基地負責人候美美介紹,基地種植的蔬菜品質好、口感佳,深受消費者喜愛。
基地為附近20余名村民提供了分揀、采摘、包裝等就業崗位,讓村民們每月增收達三至四千元。“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活兒還不累,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營兒村村民段素芳說。
據悉,營兒村目前已建成8個現代化蔬菜大棚基地,占地30余畝,年產西紅柿、黃瓜、茄子等蔬菜數十萬噸,去年僅蔬菜銷售就為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未來,營兒村還將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引入櫻桃番茄、水果黃瓜等特色品種,打造集種植、采摘、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