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小麥進入大面積收獲期
強化服務保障 力保顆粒歸倉
本報訊(記者王芳)麥浪翻金,機器轟鳴,廣袤的田野上大規模機收作業正火熱進行。6月9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500余萬畝麥收工作已從零星開鐮轉入大面積收獲階段,預計6月11日前后進入小麥機收高峰期,各地各部門正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力保夏糧顆粒歸倉。
在寧晉縣賈家口鎮東朱家莊村的麥田里,數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作業,收割、脫粒等工序一氣呵成。“今年縣里不僅幫我們協調了充足的收割機,還及時發布氣象信息,為搶收搶種提供了有力保障。”望著正在收割的麥田,種植戶李振飛臉上寫滿喜悅。“我們提前摸排農戶種植面積和農機需求,調配2000余臺小麥聯合收割機投入夏收作業,并同步推進玉米搶種,做到應收盡收、應種盡種。”寧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成朋輝說。
為保障農機作業暢通,我市多個高速路口開通了“綠色通道”,各縣(市、區)結合實際需要在轄區內設置跨區作業服務站,提供暖心服務。近日,在邢衡高速任澤口,來自河南的農機手馮雪峰剛下高速就遇到了油量不足的困擾。服務站工作人員不僅詳細指引了最近的加油站位置,還送上包含服務手冊、毛巾、手套等物品的“三夏”愛心包。
減損就是增產,降低機收損耗也是夏收工作的重點。今年沙河市組織13支農機服務隊,為農機提供維修保障,并通過技術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全面提升農機手的減損意識和操作技能。
在新河縣的田間地頭,幾抹“志愿紅”格外亮眼。“有收割任務的村都組建了10人以上的青年突擊隊。”新和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丙強介紹,志愿者們不僅幫助農戶聯系收割機、搶收糧食,還及時傳達氣象預警、防火安全等信息,為夏收工作保駕護航。
小麥不僅要收得好,還要能儲得下。6月9日上午,記者在南和區的金陽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倉內地面及墻壁進行最后的檢查。企業負責人高炳昊說,今年他們通過騰倉并庫,準備有效空倉倉容達2.4萬噸,做好了夏糧收購的準備。
目前,我市已騰并倉容136.85萬噸,培訓人員705人次,購置維修收購器材檢驗儀器790余臺,準備包裝袋73000余個,夏糧收購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